潜
山
道
中
五
日
客
行
仲
夏
逢
佳
节
,
地
近
东
吴
即
故
乡
。
思
欲
避
兵
犹
寇
乱
,
蓬
心
那
解
醉
蒲
觞
。
夏日
避乱
思乡
佳节
山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皇甫汸在明末动荡时期,于仲夏佳节之际,身处潜山道中的复杂心情。诗中充满了对战乱的忧虑与对故乡的思念。首句“客行仲夏逢佳节”,点明了时间背景——仲夏时节,诗人作为异乡人,却恰逢传统节日,这种情境下的情感体验尤为深刻。接着,“地近东吴即故乡”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即使身在异乡,但心中所念的依然是自己的家乡。“思欲避兵犹寇乱”则直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战乱频仍,人们渴望躲避战争,但现实却是困难重重。最后,“蓬心那解醉蒲觞”以形象的比喻,将诗人内心的纷乱比作蓬草,无法平静,即便是面对节日的欢庆,也无法真正沉浸其中,享受酒宴的乐趣。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交织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动荡时局中寻求内心平静的努力。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送郑端公
唐·方干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骢马将离江浦月,绣衣却照禁中花。应怜寂寞沧洲客,烟汉尘泥相去赊。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秋浦歌十七首(其六)
唐·李白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