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行
二
月
二
十
二
,
乘
兴
入
幽
栖
。
霭
霭
浮
元
气
,
依
依
识
故
蹊
。
方
春
平
仲
绿
,
终
日
子
规
啼
。
路
湿
云
初
上
,
岩
高
日
易
低
。
泉
声
喧
暗
竹
,
陂
影
堕
时
霓
。
无
异
登
元
圃
,
何
烦
过
虎
溪
。
正
堪
流
野
日
,
长
爱
觅
分
题
。
斗
酒
弗
为
薄
,
山
茶
又
更
携
。
游
丝
横
惹
树
,
去
燕
旋
遗
泥
。
断
石
荒
林
外
,
千
镫
花
塔
西
。
共
知
仙
女
丽
,
莫
学
阮
郎
迷
。
一
路
经
行
处
,
清
风
独
杖
藜
。
写景
山水
春天
田园
游行经历
自然景观
路途景色
描述景物
赞美自然
赏析
这首清代柴才的《山行》描绘了诗人二月二十二日游历山间的情景。首联“乘兴入幽栖”表达了诗人兴致勃勃地踏入宁静的山中隐居之地。接下来的诗句通过“霭霭浮元气,依依识故蹊”,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熟悉的山路。“方春平仲绿,终日子规啼”两句,点明季节是早春,青翠的椿树和子规的啼鸣增添了生机与哀愁。沿途“路湿云初上,岩高日易低”,描绘了雨后湿润的路面和山岩间光线的变化,给人以清新之感。“泉声喧暗竹,陂影堕时霓”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静谧与自然之美,泉水在暗竹间喧闹,池塘边彩虹偶尔掠过。诗人感叹:“无异登元圃,何烦过虎溪”,意即这里如同仙境,不必特意去寻访名胜。“斗酒弗为薄,山茶又更携”写诗人带着酒和山茶,悠然自得,享受着山野的乐趣。最后,“游丝横惹树,去燕旋遗泥”描绘了春天的细节,游丝缠绕树枝,归燕忙着筑巢。“断石荒林外,千镫花塔西”描绘了山径两侧的景象,远处是荒凉的林木和花塔。诗人提醒自己要像仙女般保持纯洁,不要像阮郎那样迷失,暗示了对道德的坚守。“一路经行处,清风独杖藜”以杖藜独行,沐浴清风作结,展现出诗人独自游历山间,享受清风的自在心境。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猜您喜欢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得闲亭
宋·许棐
柳风虽小丝丝袅,花雨无多点点香。惟有吟毫闲未得,染红濡绿一春忙。
四明山中逢晴
宋末元初·戴表元
一冈一涧一萦隈,新岁新晴始此回。莎坂南风寅蛤出,茅檐西日一禽来。人迷白路羊群石,水捲青天雪里雷。犹是深山有寒食,梨花无数绕岩开。
次韵寄谢钱塘
明·袁华
新开别墅对西山,燕坐凝香日闭关。鶗鴂先鸣农事动,兜鍪不举羽书閒。花前五马春游乐,月下双鞬夜逻还。上番梅花曾有约,旧题重拂石苔斑。
雨后由西郊至龙居寺(其一)
清·张怀泗
梅雨连宵立夏前,鳞鳞细縠漾春田。秧针刺水青如沐,好是新晴卓午天。
次韵费茂和风月亭新成
宋·周紫芝
十室熙熙俗自恬,令君岂弟不多严。簿书遣吏且堆案,风月撩人时到檐。剩种幽花无限好,满倾春酒十分甜。何劳结屋深防客,清节如君有底嫌。
春日赴独石口作
清·狄觐光
沙卷黄云赴朔边,冰开已过好春天。地犹残雪空三月,人与落花又一年。村户旧巢迟燕到,关山新草尽驼眠。入都多少间儿女,指点风光笑欲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