槿
写景
山水
写鸟
抒情
赞美
动物
山水田园
佳节
秋节
写水

译文

在高贵的府邸中常有清雅的景致供人欣赏,美好的时光里举杯共饮。
书房的门帘通向竹林小径,琴台靠近种满木槿的篱笆。
池塘仿佛夜晚深谷迁来,假山好似郁洲移至此地。
雕刻的柱子上爬满了藤萝薜荔,激流冲击岩石的声音与埙篪乐器声相和。
鸟儿在新叶间嬉戏翻飞,鱼儿跳跃激起水面清波。
自我陶醉于这逗留的乐趣中,何须劳心去攀折那高洁的桂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宴集图景。诗人以精美的笔触,勾勒出一处幽雅的山池之地,那里环境清新、自然风光旖旎。"甲第多清赏,芳辰命羽卮。书帷通竹径,琴台枕槿篱。" 开篇即以"甲第"指代诗人所居之处,是一处高雅的居所。"多清赏"表明这里环境清幽,适合享受自然美景。接着"芳辰"指的是春天或秋天这样的好时光,而"命羽卮"则可能是在形容某种仪式或者安排,以示这一日子的特别。书帷和琴台都是文化气息浓厚的元素,透露出诗人在这个环境中的高雅生活。而通竹径和枕槿篱,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池疑夜壑徙,山似郁洲移。雕楹网萝薜,激濑合埙篪。" 这几句诗则更加深入地刻画了山间的静谧与美丽。"池疑夜壑徙"表达出水面如镜般宁静,反射着山的轮廓,仿佛连同山一起在月色中移动。而"雕楹网萝薜"则形容了诗人居所的精致和自然景观的交融。激濑合埙篪,是对水流声响的生动描写。"鸟戏翻新叶,鱼跃动清漪。自得淹留趣,宁劳攀桂枝。" 最后几句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鸟儿在树梢上嬉戏,鱼儿在水中跳跃,都显露出生机勃勃的生命力。诗人自得其乐,不愿离开这个让他心旷神怡的地方,即便是攀折桂枝这样费力的行为,也觉得是一种享受。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切感悟和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清·周星誉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闲煞斫鲸屠鳄手,.....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