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
兰
花
慢
·
春
日
闲
居
,
寄
简
西
峃
重
三
今
日
是
,
寒
食
过
,
又
清
明
。
念
故
国
关
心
,
归
期
难
卜
,
望
远
愁
生
。
天
留
烟
霞
胜
处
,
汇
平
湖
、
列
岫
碧
纵
横
。
花
里
笔
床
茶
灶
,
松
间
渔
影
樵
声
。
可
人
咫
尺
喜
逢
迎
,
来
往
片
云
轻
。
看
柳
埧
长
绡
,
交
塘
归
棹
,
双
塔
高
城
。
长
安
水
边
不
记
,
想
绿
朱
碧
玉
、
事
堪
惊
。
笑
弄
豚
儿
犬
子
,
饱
餐
燕
麦
鱼
羹
。
春天
写景
怀古
抒情
情感
思乡
写山
列岫
田园
赏析
这首明代杨慎的《木兰花慢·春日闲居,寄简西峃》描绘了春天闲居时的景象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篇以寒食、清明两个节日相连,表达了时光流转与思乡之情。诗人感叹归期无定,远眺之余,心生愁绪。接着,他将目光投向自然,赞美了烟霞环绕的优美环境,以及湖光山色的宁静与生机。"花里笔床茶灶,松间渔影樵声"一句,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出诗人寓居的雅致与闲适,与自然和谐共处。接下来,诗人想象友人在长安水边的生活,感叹往事如梦,令人惊叹。最后,以轻松愉快的笔调,描述了与孩子们嬉戏、享受简单美食的场景,流露出对生活的满足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词情感深沉而细腻,既有对故乡的怀念,又有对当下生活的惬意,展现了作者在春日闲居中的复杂心境。
杨慎
1519首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他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