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水
情感
亲情
船上活动

赏析

这首《竹枝词(其七)》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乡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船上少女的生活场景。“船上女儿画春娥”,开篇即以“春娥”比喻少女,形象地描绘了少女如春日之花般娇嫩与美丽,将少女的青春活力与自然之美巧妙融合。“一叶飘随水上波”,接着以“一叶”象征小船,随着水面的波浪轻轻摇曳,既表现了船行水上的动态美,也隐喻了少女生活的轻盈与自由。“左手牵妹右牵板”,进一步刻画了船上少女的生活细节。她们或与姐妹相伴,或与同伴嬉戏,通过“牵妹”和“牵板”的动作,展现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同时也体现了少女们在劳动之余的轻松与快乐。“云冠不动青峨峨”,以“云冠”形容少女的发饰,既形象又富有诗意,暗示了少女的装扮优雅而自然。这里的“不动”二字,不仅描绘了发饰的稳固,更寓意着少女内心的平静与从容,即使是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美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少女们的日常生活,更传达出了一种对自然、生活以及女性美的深刻感悟,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袁宏道

1666首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