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中
山
见
诸
名
迹
题
清
风
店
壁
中
山
酒
可
饮
,
塔
可
登
。
辋
川
翠
竹
风
棱
棱
。
东
坡
瘦
墨
如
健
鹰
。
唐
封
古
迹
石
崚
嶒
。
刺
史
爱
民
慈
且
能
。
高
看
青
山
夜
抱
冰
。
写景
咏物
怀古
抒情
地点
中山
酒文化
辋川翠竹
唐封古迹
赞美
赏析
此诗《过中山见诸名迹题清风店壁》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诗中描绘了中山的酒香与塔影,以及自然景观的壮丽。诗人以“中山酒可饮,塔可登”开篇,点出中山的景致,酒香与塔影相映成趣。接着,“辋川翠竹风棱棱”一句,将视线转向自然,翠竹在风中摇曳生姿,展现出一种清新的生命力。随后,“东坡瘦墨如健鹰”则以苏轼的书法为喻,赞美其作品如同健鹰般有力而灵动,展现了艺术的魅力。“唐封古迹石崚嶒”一句,转而描述历史遗迹,石头峻峭,仿佛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最后,“刺史爱民慈且能”表达了对地方官员的赞颂,他们不仅有能力治理地方,更有一颗爱护百姓的心。全诗以“高看青山夜抱冰”收尾,寓意深远,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暗含着对高尚人格的推崇。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中山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以及地方官吏的德行,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袁宏道
1666首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清·周星誉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闲煞斫鲸屠鳄手,.....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