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
题
道
士
洑
道
士
名
,
髡
其
颠
。
真
石
壁
,
貌
假
山
。
阳
户
开
北
面
,
东
流
水
西
还
。
采
石
蛾
眉
小
姑
鬟
,
苍
瘦
争
似
老
黄
冠
。
江
汉
手
覆
三
回
乾
,
古
凰
遗
尾
青
阑
干
。
山水
写景
咏物
赞美
地点
黄州
写人
道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的形象,以奇特的比喻和生动的细节展现其独特的气质与生活状态。诗中将道士的头发比作被剃光的石头壁,形象地表现了其清修之态。接着,诗人通过“阳户开北面,东流水西还”这一句,巧妙地将道士的私处与自然界的水流相联系,暗示其隐逸的生活方式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采石蛾眉小姑鬟,苍瘦争似老黄冠”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道士的眉毛比作采石的小姑鬟,既展现了其清秀之姿,又暗含其修行的艰苦。而“苍瘦”则直接描绘了道士的外貌特征,与“老黄冠”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其年长且修行有成的形象。最后,“江汉手覆三回乾,古凰遗尾青阑干”这两句,以江汉的水波和古凰的尾巴为喻,表达了对道士超凡脱俗、掌握自然法则能力的赞美。整个画面充满了神秘与超然的气息,展现出诗人对道士独特生活方式的欣赏与敬仰。
袁宏道
1666首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