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
家
报
(
其
六
)
玉
井
前
头
乳
穴
重
,
奚
儿
聊
以
一
瓯
从
。
空
崖
壁
冷
长
留
雪
,
古
屋
云
昏
尚
锁
龙
。
明
月
自
升
千
尺
岭
,
道
人
閒
说
五
株
松
。
瀑
帘
洞
下
真
官
老
,
占
断
林
泉
是
此
峰
。
写景
山水
占断
写雪
明月
古屋
古风
地点
具体
赞美
山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作的《得家报》第六首,主要描绘了一幅山中隐居生活的画面。首句“玉井前头乳穴重”形象地描述了山中泉水的源头,如玉般清冷,乳穴深藏,显得神秘而珍贵。接着,“奚儿聊以一瓯从”写诗人让年轻的孩子取来一瓢泉水,流露出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空崖壁冷长留雪,古屋云昏尚锁龙”两句,通过“空崖”、“长留雪”和“古屋”、“云昏锁龙”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寂静、古老而神秘的氛围,暗示着山中的宁静与超凡之气。“明月自升千尺岭,道人閒说五株松”描绘了夜晚月光洒在高岭之上,道人闲谈松树的场景,展现出山居生活的恬淡与诗意。最后,“瀑帘洞下真官老,占断林泉是此峰”点明瀑布洞下的老仙人占据着这片林泉,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山峰的敬仰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体现了袁宏道清新脱俗的文风和对自然山水的深深热爱。
袁宏道
1666首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猜您喜欢
登庐山诗二首(其二)
南北朝·鲍照
访世失隐沦,从山异灵士。明发振云冠,升峤远栖趾。高岑隔半天,长崖断千里。氛雾承星辰,潭壑洞江汜。崭绝类虎牙,巑岏象熊耳。埋冰或百年,韬树必千祀。鸡鸣清涧中,猿啸白云里。瑶.....
太一湫
金·杨云翼
四崖环抱镜光平,数亩澄泓石底清。寒入井头千丈雪,净涵嵓际一天星。傍人争出鱼依势,衔叶飞来鸟护灵。日日东风送潮出,只应绝顶透沧溟。
次韵刘蔡仲秀才雪后登竹阁(其二)
宋·释道潜
君看楚峤耸巑岏,圭壁千层间翠岚。山后一峰尤秀拔,依稀还落剡溪南。
寄庐山大愿和尚
唐·贯休
石上桂成丛,师庵在桂中。皆云习凿齿,未可扣真风。雪洗香炉碧,霞藏瀑布红。何时甘露偈,一寄剡山东。
终南山
唐·张乔
带雪复衔春,横天占半秦。势奇看不定,景变写难真。洞远皆通岳,川多更有神。白云幽绝处,自古属樵人。
灵叟归蜀
宋·释智朋
半生清苦衲无畦,惟有莎庭积雪知。眼带东南海色碧,莫和烟雨看峨眉。
天柱晴雪
明·陈桭
天柱巍峨霄汉间,四时飞雪不曾乾。淩空禅塔银为顶,承露仙茎玉作盘。影混晴云同洁白,色凝华月倚高寒。我来问俗过潜霍,几度前山揽辔看。
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
唐·包佶
桂岭千崖断,湘流一派通。长沙今贾傅,东海旧于公。章甫经殊俗,离骚继雅风。金闺文作字,玉匣气成虹。翰墨时招侣,丹青夙在公。主恩留左掖,人望积南宫。巧拙循名异,浮沈顾位同。九.....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