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
州
公
署
新
作
竹
亭
喜
汪
二
府
诸
公
见
过
首
尾
吟
二
章
(
其
一
)
我
有
尘
襟
何
处
开
,
竹
亭
长
夏
思
悠
哉
。
痴
儿
解
与
移
花
活
,
佳
客
偶
能
骑
马
来
。
总
喜
军
门
聊
暇
日
,
不
妨
江
馆
暂
持
杯
。
自
怜
浮
浪
君
休
讶
,
散
局
元
非
用
世
才
。
写景抒情
怀古
抒怀
咏物
夏季
田园风光
抒情
情感
友谊
人生哲理
山水场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符锡在梧州公署新建的竹亭中,面对夏日悠长的时光,内心思绪万千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人的期待。首句“我有尘襟何处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纷扰与疲惫,仿佛有一层尘埃遮蔽了心灵的窗户,需要寻找一片清静之地来洗涤心灵。接着,“竹亭长夏思悠哉”描绘了竹亭在夏日的宁静与清凉,为诗人提供了一个思考与放松的空间。“痴儿解与移花活,佳客偶能骑马来”两句,通过描述儿童与佳客的到来,展现了生活的乐趣与意外的惊喜。儿童的天真与活力,以及佳客的造访,为原本宁静的竹亭增添了生机与欢愉。“总喜军门聊暇日,不妨江馆暂持杯”则体现了诗人对闲暇时光的珍惜,以及与朋友共饮的愉悦。在军门的闲暇时刻,诗人选择在江边的小馆中与友人举杯畅谈,享受片刻的轻松与欢聚。最后,“自怜浮浪君休讶,散局元非用世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态度的自我认知。他并不因自己不追求世俗功利而感到羞愧或惊讶,而是坦然接受自己的个性与生活方式,认为自己并非为了世事而生,更倾向于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与自然之美。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情与自然之美的珍视。通过竹亭、夏日、儿童、佳客、闲暇时光和自然风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氛围。
猜您喜欢
玺庵为沈介轩赋
明·王越
扶桑叶老玉窝新,不似黄金箔上身。四壁有光留片月,一丝无罅入纤尘。醉酣柳絮天涯梦,香暖梅花帐底春。机事息来还自笑,白头多少未闲人。
五日独游道场山却简谷函
清·王又曾
晓榜夹山瀁,蒲岸深吠蛤。未传林际磬,早涌船头塔。螺髻翳轻纱,云日递吐纳。泥巷耕牸卧,秧扉蚕妇阖。升麓苔磴纡,到寺风泉杂。山门尽胜概,曷用众峰踏。苦茗僧自供,清言竹为答。榴.....
用韵写怀
明·李裕
征车两月道途间,王事驱驰未得还。杨柳却随春到绿,鬓毛先向老来斑。菊松久忆荒三径,章疏应无上九关。堪笑酂侯曾系狱,祇缘名就不归山。
次沈陶庵题石田有竹庄韵
明·刘英
爱汝东庄多种竹,旁人错认是湘川。敲门僧立秋阴里,避雨猿啼屋角边。最喜谈诗挥白拂,间因憩树濯清泉。相过定与髯张约,同棹轻舟破暝烟。
续落花诗三十首(其二十九)
明末清初·王夫之
莲冠何碍切云游,鸠眼无端侧目愁。绣口久知压沈宋,梅羹向后任孙刘。白荼红蓼今承乏,燕麦龙葵旧有秋。乞我逍遥名亦辱,桑条裾惹断云羞。
八月十六日夜月
唐·唐彦谦
断肠佳赏固难期,昨夜销魂更不疑。丹桂影空蟾有露,绿槐阴在鹊无枝。赖将吟咏聊惆怅,早是疏顽耐别离。堪恨贾生曾恸哭,不缘清景为忧时。
玉壶亭
宋·陆游
玉壶亭上小徘徊,闲对残荷把一杯。冠盖交驰期会急,长官未必办频来。
再次韵呈林子长郎中龚养正寺簿
宋·陈造
荒学蹄涔易窥底,禄遫不应夹帝里。昧为此役君定笑,当念平生意行耳。过耳毁誉纷相半,曳裾袖刺何尝惯。糊口未忘丐斗升,投闲正须问祠观。归云倦鸟且罢休,镜中头颅盍反求。小儿能耕妇.....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