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田园
抒情
读书
夏天
树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然的山居生活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午后山中生活的闲适与自在。首句“日长萝径悄”,以“日长”点明时间,暗示了夏日白昼之长;“萝径悄”则描绘了山间小径在茂密藤蔓覆盖下的静谧景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树密草堂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隐逸,树木繁茂,草堂深藏,仿佛是世外桃源。“竹几翻书晒,绳床抱膝吟”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的日常活动。竹几上翻阅的书籍,在阳光下晒得温暖而舒适,诗人则坐在绳编的床榻上,抱着膝盖,低声吟诵,享受着读书的乐趣和内心的宁静。这种场景充满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也体现了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呼儿荷锄出,露顶憩松阴”描绘了诗人与家人共享农事的温馨画面。他唤来孩子,一起扛着锄头外出劳作,即便是在烈日下,也能找到松树下的阴凉休息,体现了劳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最后,“欲共清风举,飘飘吹我衿”表达了诗人与自然风的亲密互动。他渴望与清风共舞,感受风的轻拂,似乎要融入这自由自在的自然之中,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忆江渎池庐
清·顾印愚
藕根迸水青钱小,竹箨铿林绿襁斑。初夏池塘忘不得,乱书重叠对西山。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