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景
山水
咏物
寒冬
季节
节气的名称
小雪
思乡情感
感慨离愁

赏析

这首《满庭芳·残雪》由清代女词人庄盘珠所作,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残雪未消的情景。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开篇“瓦棱全融,墙阴还剩”,以“全融”与“还剩”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屋檐瓦片上的积雪开始融化,而墙壁阴影处仍残留着未化的雪块,展现出冬去春来的过渡景象。接着“几回冻住斜阳”,通过“几回”二字,强调了阳光与冰雪之间短暂而又反复的交锋,营造出一种时间的流转感。“早梅枝上,犹压一分香”,将早梅的香气与残雪相联系,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春天的气息正在悄悄来临。接下来“晨起围炉小坐,听檐溜、细响晴窗”,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展现了人物在冬日清晨的悠闲与宁静,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寒悄到,今番向尽,毕竟冷于霜”,表达了寒意逐渐消散,但依然感受到冬末的寒冷,这种微妙的感受,体现了词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深刻体会。“池台如古画,粉痕界处,脱落微茫”,将池塘与台阁比作古画,描绘了雪后池面的美丽景象,同时通过“粉痕”与“脱落”描绘了雪的痕迹逐渐消失的过程,富有诗意。“记小鬟,惊报庭院银妆”,通过一个小鬟的惊喜发现,展现了雪后庭院的银装素裹,增加了生活气息和趣味性。“多少琼林玉树,能几日、如此荒凉”,表达了对雪后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最后,“凭栏久,回头欲误,残月下空廊”,以长时间倚靠栏杆,凝视月下空廊的场景结束,既表现了词人对美景的留恋,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冬末春初时节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清代女词人庄盘珠的佳作之一。

猜您喜欢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青鸟泉
唐·张乔
祗此沉仙翼,瑶池似不遥。有声悬翠壁,无势下丹霄。净濑烟霞古,寒原草木凋。山河几更变,幽咽到唐朝。
题延真陈炼师东庭四时词
明·刘崧
香篆添新火,丹炉养旧灰。碧窗如水净,坐看绿阴回。
题二树山人画双角石
清·王衍梅
横峰侧岭巧相兼,唤取鸦叉展画帘。南渡关山惭一角,北台风雪看双尖。梁家婢可明珠换,讲舍儿须锦髻添。诗老凋零余墨在,梅花僧印尚红钤。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宋·苏辙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
行吟三清墀中示雷生
宋·刘敞
翠柏高松雨后新,薄寒初起地无尘。自披鹤氅吟诗句,何必神仙更有人。
瘐岭张文献公祠联
清·徐琪
金鉴著千秋,经济文章,江上清风留梓里;丹梯通百尺,山川人物,天涯芳讯领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