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人
斯
彼
何
人
斯
?
其
心
孔
艰
。
胡
逝
我
梁
,
不
入
我
门
?
伊
谁
云
从
?
维
暴
之
云
。
二
人
从
行
,
谁
为
此
祸
?
胡
逝
我
梁
,
不
入
唁
我
?
始
者
不
如
今
,
云
不
我
可
彼
何
人
斯
?
胡
逝
我
陈
?
我
闻
其
声
,
不
见
其
身
。
不
愧
于
人
?
不
畏
于
天
?
彼
何
人
斯
?
其
为
飘
风
。
胡
不
自
北
?
胡
不
自
南
?
胡
逝
我
梁
?
祗
搅
我
心
。
尔
之
安
行
,
亦
不
遑
舍
。
尔
之
亟
行
,
遑
脂
尔
车
。
壹
者
之
来
,
云
何
其
盱
。
尔
还
而
入
,
我
心
易
也
。
还
而
不
入
,
否
难
知
也
。
壹
者
之
来
,
俾
我
祗
也
。
伯
氏
吹
埙
,
仲
氏
吹
篪
。
及
尔
如
贯
,
谅
不
我
知
,
出
此
三
物
,
以
诅
尔
斯
。
为
鬼
为
蜮
,
则
不
可
得
。
有
靦
面
目
,
视
人
罔
极
。
作
此
好
歌
,
以
极
反
侧
。
抒情
思乡
怀古
悼亡
离别
情歌
译文
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人啊?我只知道他的心肠太阴险。他为什么偷偷去我的鱼梁,却不愿意迈进我家的门槛?请问这小哥你是谁的跟班?原来他是唯暴公马首是瞻。
你们主仆二人相跟一路行,到底谁是这场灾难的祸根?他为什么偷偷去我的鱼梁,却不愿意走进我家来慰问?当初惺惺相惜浑然不如今,今已分道扬镳你我不同心。
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人啊?他为什么悄悄来我的院庭?我明明听到了他的脚步声,却实实没见到的他的踪影。难道他走在人前就不愧疚,在天命面前就不诚惶诚恐?
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人啊?他好像那飘忽不定的疾风。他为什么不从北方刮过来?他为什么不是南方来的风?他为什么跑到我的鱼梁坝?他的不轨搅扰得我心不宁!
你不急不躁安安稳稳前行,也从未停下脚步片刻安闲。你马不停蹄急匆匆地赶路,润滑一下车毂都没有时间。就请你百忙之中来一次吧,为何这样难让我望眼欲穿?
如果你返回来进入我的门,我悬着的心才会尽快平静。如果你返回来不进我的门,我心情败坏难知何去何从。就请你百忙之中来一次吧,唯如此才会使我心绪安宁。
想当初老兄你悠悠吹陶埙,愚弟我为你伴和声吹竹箎。我和你在一起犹如绳相串,不料你却和我全然不相知!如今我贡献犬豕鸡三牲物,一片冰心可表我对你盟誓!
如果你是鬼或是个狐狸精,那么咱们此生不可再相见。现你靦着脸有鼻子也有眼,给人印象却在反复无常间。我今用心写成这首妙歌曲,以慰我心不用再反侧展转。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情感复杂、思想深邃的古诗。诗中不断地提问“彼何人斯”,表现出一种对远去的人或事物的追寻和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法解脱的情绪。诗中的“胡逝我梁,不入我门”、“胡逝我陈,胡不自北,胡不自南”等句子,表达了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期待与失望。这里的“我梁”和“我门”可能象征着心灵的栖息之所,而“胡逝”则是对那个未能进入自己内心世界的人或事物的无奈。诗中还运用了自然景象,如风(飘风)来比喻那个人或事物的行踪不定,难以捉摸。同时,“尔之安行,亦不遑舍”和“尔还而入,我心易也”等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某种状态的渴望与期待,以及一旦得到满足后的内心平静。最后几句“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及尔如贯,谅不我知”以及“出此三物,以诅尔斯”等,似乎是在用一种仪式或咒语来表达对某种力量的敬畏和祈求,这可能是诗人在情感困扰中寻求超自然力量的慰藉。整首诗通过反复提问、情感宣泄与自然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及其对远去事物的深切怀念。
诗经
306首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