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月
正
月
繁
霜
,
我
心
忧
伤
。
民
之
讹
言
,
亦
孔
之
将
。
念
我
独
兮
,
忧
心
京
京
。
哀
我
小
心
,
癙
忧
以
痒
。
父
母
生
我
,
胡
俾
我
瘉
?
不
自
我
先
,
不
自
我
后
。
好
言
自
口
,
莠
言
自
口
。
忧
心
愈
愈
,
是
以
有
侮
。
忧
心
惸
惸
,
念
我
无
禄
。
民
之
无
辜
,
并
其
臣
仆
。
哀
我
人
斯
,
于
何
从
禄
?
瞻
乌
爰
止
?
于
谁
之
屋
?
瞻
彼
中
林
,
侯
薪
侯
蒸
。
民
今
方
殆
,
视
天
梦
梦
。
既
克
有
定
,
靡
人
弗
胜
。
有
皇
上
帝
,
伊
谁
云
憎
?
谓
山
盖
卑
,
为
冈
为
陵
。
民
之
讹
言
,
宁
莫
之
惩
。
召
彼
故
老
,
讯
之
占
梦
。
具
曰
予
圣
,
谁
知
乌
之
雌
雄
!
谓
天
盖
高
,
不
敢
不
局
。
谓
地
盖
厚
,
不
敢
不
蹐
。
维
号
斯
言
,
有
伦
有
脊
。
哀
今
之
人
,
胡
为
虺
蜴
?
瞻
彼
阪
田
,
有
菀
其
特
。
天
之
杌
我
,
如
不
我
克
。
彼
求
我
则
,
如
不
我
得
。
执
我
仇
仇
,
亦
不
我
力
。
心
之
忧
矣
,
如
或
结
之
。
今
兹
之
正
,
胡
然
厉
矣
?
燎
之
方
扬
,
宁
或
灭
之
?
赫
赫
宗
周
,
褒
姒
灭
之
!
终
其
永
怀
,
又
窘
阴
雨
。
其
车
既
载
,
乃
弃
尔
辅
。
载
输
尔
载
,
将
伯
助
予
!
无
弃
尔
辅
,
员
于
尔
辐
。
屡
顾
尔
仆
,
不
输
尔
载
。
终
逾
绝
险
,
曾
是
不
意
。
鱼
在
于
沼
,
亦
匪
克
乐
。
潜
虽
伏
矣
,
亦
孔
之
炤
。
忧
心
惨
惨
,
念
国
之
为
虐
!
彼
有
旨
酒
,
又
有
嘉
肴
。
洽
比
其
邻
,
婚
姻
孔
云
。
念
我
独
兮
,
忧
心
殷
殷
。
佌
佌
彼
有
屋
,
蔌
蔌
方
有
谷
。
民
今
之
无
禄
,
天
夭
是
椓
。
哿
矣
富
人
,
哀
此
惸
独
。
抒情
忧民
怀古
母爱
山水
春景
民生
译文
正月地上满是霜,让我心中很忧伤。民心已乱谣言起,谣言传播遍四方。独我一人愁当世,忧思不去萦绕长。可怜担惊又受怕,忧思成疾病难当。
父母生我不逢时,为何令我遭祸殃?苦难不早也不晚,此时恰落我头上。好话既都嘴里说,坏话也全口中讲。忧心忡忡不合时,因此受辱遭中伤。
郁郁不乐心里忧,想我没福能消受。平民百姓无罪过,也成奴仆居末流。可悲我们若亡国,利禄功名哪里求?看那乌鸦将止息,飞落谁家屋檐头?
远望树林成一片,粗细只能当柴烧。百姓正在危难中,上天昏睡不知道。如果天命已确定,没人抗拒能奏效。上帝皇皇最英明,究竟恨谁请相告?
人说山丘多么低,实为高峰与峻岭。民间谣言纷纷起,不去制止哪能行。但见老臣受征召,请他占梦来问讯。都说自己最灵验,乌鸦雌雄谁分清?
人说天空多么高,我却怕撞把腰弯。人说大地多么厚,我却怕陷把脚踮。高声呼叫这些话,有条有理不瞎编。令我悲哀今世人,为何像蛇毒牙尖!
请看山坡田地里,禾苗特出长得茂。上天这样折磨我,唯恐把我打不倒。当初朝廷来求我,唯恐推辞不应召。得到我后很慢待,不再重用与倚靠。
心中忧愁深又长,好像绳结不能解。当今政治真难说,为何越来越暴烈?大火熊熊烧起时,难道有谁能扑灭?辉煌显赫周王朝,褒姒竟然将它灭。
忧伤满怀常惨惨,又遇天阴雨绵绵。车箱已经装载满,竟然抽去车挡板。等到货物掉下来,大哥帮忙才叫唤。
车上箱板不要扔,加固辐条牢又安。轴上伏兔勤检查,装载货物莫丢散。这样终能渡艰险,莫将此事等闲看。
鱼儿生活在池沼,并非让它乐逍遥。即使深藏不敢动,水清照样看得到。忧思满怀愁不已,想那朝政太残暴。
他有美酒醇又香,山珍海味任品尝。四邻五党多融洽,姻亲裙带联结广。想我孤独只一身,郁郁不乐心忧伤。
卑鄙小人有华屋,庸劣之徒有米谷。今世黎民贫无禄,饱受天灾无人助。富贵人家多欢乐,可怜穷人太孤独。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众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统治者不当言行的批评。诗中"正月繁霜,我心忧伤"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忧虑之情,而"民之讹言,亦孔之将"则指出了民众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统治者的不当行为。接着,"念我独兮,忧心京京。哀我小心,癙忧以痒"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孤独处境的担忧,内心深受煎熬。而"父母生我,胡俾我瘉。不自我先,不自我后"则是诗人对自己的出身和命运感到困惑。下文"好言自口,莠言自口。忧心愈愈,是以有侮"指出了统治者虚假的言辞与实际行动之间的矛盾,以及这种矛盾给诗人内心带来的痛苦。而"忧心茕茕,念我无禄。民之无辜,并其臣仆"则是对民众和下层社会成员遭受不幸命运的同情。接下来,"哀我人斯,于何从禄。瞻乌爰止,于谁之屋。瞻彼中林,侯薪侯蒸"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求取福祉和生活安稳的渴望,以及对外界给予帮助的期待。紧接着,"民今方殆,视天梦梦。既克有定,靡人弗胜。有皇上帝,伊谁云憎"则是诗人对于当前社会混乱状态和对最高统治者的质疑。而"谓山盖卑,为冈为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则是对不公正言行的批评,以及希望得到公正处理。随后,"召彼故老,讯之占梦。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表达了诗人对于寻求智者指导和判断的愿望,以及对个人能力与众人的看法之间差异的困惑。而"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则是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敬畏之情。"维号斯言,有伦有脊。哀今之人,胡为虺蜴"则是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批评,以及对人心丧失正道的悲哀。而"瞻彼阪田,有菀其特。天之扤我,如不我克"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与个人命运之间关系的思考。"彼求我则,如不我得。执我仇仇,亦不我力"一句强调了个体在社会中的无力感。而"心之忧矣,如或结之。今兹之正,胡然厉矣"则是诗人对当前时代的严峻和个人内心深重的忧虑。紧接着,"燎之方扬,宁或灭之。赫赫宗周,褒姒灭之"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中某些正义力量被消灭的哀伤。而"终其永怀,又窘阴雨"则是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不佳环境的感受。最后,"其车既载,乃弃尔辅。载输尔载,将伯助予。无弃尔辅,员于尔辐"表达了诗人的求助愿望和对他人帮助的期待。而"屡顾尔仆,不输尔载。终踰绝险,曾是不意"则是对于个人命运的无常感受,以及对未来前景的不确定。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社会观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哀愁,同时也反映出古代中国社会的某些问题。
诗经
306首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