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
冠
庶
见
素
冠
兮
,
棘
人
栾
栾
兮
,
劳
心
慱
慱
兮
。
庶
见
素
衣
兮
,
我
心
伤
悲
兮
,
聊
与
子
同
归
兮
。
庶
见
素
韠
兮
,
我
心
蕴
结
兮
,
聊
与
子
如
一
兮
。
抒情
思乡
离别
赏析
这首诗出自《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集之一。这段文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妻子的思念之情。"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劳心慱慱兮"表达了诗人看到简单的冠饰时,联想到自己在外辛勤工作、孤独无伴的情状,内心充满了忧虑和烦恼。"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则是说到了看见平凡的衣服,也让诗人感到心痛,不禁希望能够与远方的爱人一同返回家乡。最后"庶见素韠兮,我心蕴结兮,聊与子如一兮"表达了诗人看到简单的鞋带时,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就像鞋带一样打成一个结,不禁希望能够与爱人共同拥有像鞋带一样紧密的关系。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平凡物品的观察,流露出诗人强烈的离愁别绪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每当看到一些简单但能勾起记忆的事物,都会触动诗人的心弦,使其内心世界波澜起伏。这不仅展现了古代人民的情感丰富性,也反映出《诗经》中许多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诗经
306首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