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
答
乌
拉
草
问
即
依
元
韵
观
风
懒
作
探
花
使
,
辱
在
刍
荛
访
异
材
。
冀
北
群
空
多
骨
相
,
江
南
春
信
只
梅
开
。
品
题
不
薄
茅
檐
陋
,
采
取
能
将
卉
圃
该
。
见
否
何
劳
重
讯
问
,
而
今
杖
策
自
田
来
。
写景抒情
田园
咏物
赞美
春天
情感
友情
山水
田园风光
自然景物
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谦逊而又自信的姿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才能的肯定与对于外界评价的淡然态度。首联“观风懒作探花使,辱在刍荛访异材”中,“观风”暗指观察时局或社会风气,“探花使”则是一种比喻,意指寻找杰出人才或事物的使者。“懒作”二字透露出诗人并不急于求成,而是保持着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同时,“辱在刍荛访异材”一句则以“刍荛”(割草的人)自比,表明自己虽地位卑微,但依然愿意为发现和推荐人才而努力。颔联“冀北群空多骨相,江南春信只梅开”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北方与南方的景象进行对比。其中“冀北群空多骨相”可能是指北方地区人才稀缺,而“江南春信只梅开”则描绘了江南春天梅花盛开的景象,暗示南方不仅自然风光优美,人才也层出不穷。通过这种对比,诗人既表达了对北方人才匮乏的感慨,也对江南的繁荣给予了肯定。颈联“品题不薄茅檐陋,采取能将卉圃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态度。他不因环境的简陋而轻视,也不因事物的平凡而忽视其价值。这里的“品题”可以理解为评价或鉴定,“茅檐陋”指的是简陋的住所或环境,“卉圃”则是种植花草的地方。这两句诗强调了诗人对事物全面、公正的评价态度,无论环境如何,都能发现并欣赏其内在的价值。尾联“见否何劳重讯问,而今杖策自田来”则表达了诗人亲自实践、亲身体验的意愿。他不再依赖于别人的介绍或询问,而是选择亲自去探索、去体验,这体现了他积极主动、勇于实践的精神。通过这一联,诗人展现了一种独立思考、自主行动的态度,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对生活和工作的热情与投入。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价值观,以及对人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洞察与热爱。
猜您喜欢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得闲亭
宋·许棐
柳风虽小丝丝袅,花雨无多点点香。惟有吟毫闲未得,染红濡绿一春忙。
人日嵩明道中二首(其二)
清·郑珍
茜红袖衩雪白巾,拜年女儿娇上春。杨林海边满花树,土主山头皆醉人。
寿静斋兄
明·王汝廉
兄向庙廊荣紫绶,弟从岩谷乐幽栖。生同盛世遭逢异,系出中丞寿算齐。斋外棠花长韡韡,池边草色正萋萋。相期每岁朝元后,次第春风入品题。
次韵费茂和风月亭新成
宋·周紫芝
十室熙熙俗自恬,令君岂弟不多严。簿书遣吏且堆案,风月撩人时到檐。剩种幽花无限好,满倾春酒十分甜。何劳结屋深防客,清节如君有底嫌。
酬朱孔年惠菊(其二)
明·林俊
柴桑归爱一身轻,中路黄花到眼明。不见芙蓉见秋水,最难摹索是风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