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上
送
客
游
庐
山
楚
客
自
相
送
,
沾
裳
春
水
边
。
晚
来
风
信
好
,
并
发
上
江
船
。
花
映
新
林
岸
,
云
开
瀑
布
泉
。
惬
心
应
在
此
,
佳
句
向
谁
传
。
写景
山水
春景
送别
庐山
佳句
译文
楚地的游子们相互送别,在春天的河边衣裳被水沾湿。
傍晚时分,风带来了好消息,一起乘船驶向江面。
岸边新绿的树林映衬着盛开的花朵,云雾散去露出瀑布清泉。
心情舒畅应该就在这里,但美好的诗句又能向谁传达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送别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送别时的情感和留恋之情。“楚客自相送”,开篇即点明场景,是在楚地的游子们自发地聚集起来相互送别,这种无需他人唤起的自然行动,显示了深厚的情谊。“沾裳春水边”,这里的“沾裳”指的是衣襟被轻柔的水汽打湿,表明送别之地是靠近清澈的春水之滨,这里的意境宛如一幅水墨画卷,诗人通过这种细节描写,把读者带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晚来风信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晚风吹拂而过,带来了新的消息或是更好的预兆,这里的“晚来”和“风信”,营造了一种期待与希望的情绪。“并发上江船”,在这良好的时机里,诗人选择了乘船上行。这里的“并发”,意味着迅速地行动,同时也象征着一种决绝和勇敢。“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随着船只前进,两岸的花朵倒映在水中,与新生的林木交相辉映,而远处的云层打开了视野,让人得以一窥那隐秘的瀑布和泉水。这段景物描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更深一步地强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这两句则转而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留恋。面对如此美好的风光和送别的情境,诗人的心中充满了满足,但又不禁思考这样的佳境、佳感应该传递给哪些知音。这里的“惬心”二字,透露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深情,而“向谁传”,则是对美好时光与人共鸣的渴望。整首诗通过送别这一特定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友谊、自然以及流逝时光的感悟。每一句都精心雕琢,以至细微处皆显出诗人的情思和艺术造诣。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送别,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展现。
张继
37首
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汉族,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公元753年前后在世,与刘长卿为同时代人。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约天宝十二年(约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阳春书院唐朱二侍御邀集
明·严嵩
阳春院里花仍发,不饮其如春色何。高台曲沼人能到,迟日浓烟景自多。犹怜绿水飞鸿雁,更著兰舟采芰荷。章郡升平异前日,时邀骢马一相过。
袁守范君擢宪副九江赠以是诗
明·严嵩
歌襦棠郡留遗爱,建节霜台拜宠荣。此去威名庐岳重,向来风节秀江清。春城祖席维征骑,晓驿楼船动水程。别后相思何处所,烟消湓浦暮潮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