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
海
昏
三
首
(
其
一
)
前
身
定
是
赤
头
璨
,
风
帽
自
攲
麻
苧
衣
。
久
客
琼
崖
看
诗
律
,
袖
中
藏
得
海
山
归
。
写景
地点
怀古
抒情
赤水
海山
海昏
律
秋节
归隐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诗人客居海南的情景。诗中的“赤头璨”与“风帽自攲麻苧衣”,形象地勾勒出诗人独特的外貌特征和随性洒脱的生活态度。诗人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与风帽相依,穿着朴素的麻苧衣,自由自在地生活于海南的山水之间。“久客琼崖看诗律”,表明诗人在此地停留已久,不仅欣赏着这里的自然风光,更在诗律上有所领悟和提升。这里的“诗律”不仅仅指的是诗歌的韵律规则,更是指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表达方式的提炼,体现了他在长期的旅居中对诗歌艺术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最后,“袖中藏得海山归”,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他将海南的山川美景融入自己的心灵深处,即使离开,这些记忆和情感仍如同藏于袖中的宝藏,永远伴随着他。这句诗既是对海南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丰富情感的展现。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与个人情感的深厚积淀。
释德洪
1809首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您喜欢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
题金陵天庆观钟阜轩
宋·贺铸
霞构云扉不著关,甍檐开处见人间。断墙废井连东第,白塔青松对北山。昨夜桂娥奔月去,经秋芝盖御风还。玉虚真籍家声在,再熟金桃愿一攀。
辽城望月
隋末唐初·李世民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江行杂咏(其一)
清·邓汉仪
江州解缆客途长,三日西风逼建康。试问谁人镇姑孰,青山牛渚满斜阳。
九日焦山登高同公渚作寄君适庐山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穿上烟萝拾堕樵,连江寒籁起萧萧。已先霜木惊摇落,暂狎风鹰共泬寥。寄远恨无书付雁,浇愁难倚酒盈瓢。断崖何与人间世,溅蚀潮痕永不销。
登北高峰一首
宋·周紫芝
鼓楫去故里,携孥客东吴。湖山森照耀,鱼鸟相嬉娱。举目见两高,欲上徒嗟吁。人言不可往,无路登云衢。尽力贾馀勇,遂复酬宿逋。白鸟入苍烟,灭没在太虚。晓日沸晹谷,万川纳归墟。海.....
行宫(其二)
宋·文天祥
怪底秦淮一水长,几多客泪洒斜阳。江流本是限南北,地气何曾减帝王。台沼渐荒基历落,莺花犹在意凄凉。青天毕竟有情否,旧月东来失女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