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
以
字
不
成
八
不
是
,
法
身
睡
著
无
遮
闭
。
衲
僧
对
面
不
知
名
,
百
众
人
前
呼
不
起
。
禅意哲理
抒情
写心
赏析
这首偈语充满了禅宗的智慧与深意。"以字不成八不是",这里的"八"并非数字,而是象征着事物的基本构成或原则,"不是"则表示不符合常规或超脱于常规之外。这句话暗示了在佛法的修行中,不应被表象所束缚,而应超越常规,达到一种更为深刻的理解。"法身睡著无遮闭","法身"指的是佛性或本体,"睡著"在这里并非实指睡眠,而是比喻对佛性的无知或未觉醒的状态。"无遮闭"意味着没有任何障碍,表达了通过修行,可以清除心灵的障碍,达到佛性的觉醒状态。"衲僧对面不知名","衲僧"是和尚的别称,这里可能是指修行者面对佛法时的困惑或不解。"不知名"则表明了在修行的道路上,面对佛法的奥义,即使面对面也难以真正理解或认知。"百众人前呼不起",这句话描述了即使在众多修行者面前,仍无法唤醒对佛法真谛的深刻理解,强调了修行之路的艰难和需要个人内心的觉醒。整体而言,这首偈语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探讨了修行者在追求佛法真谛过程中的种种挑战与困境,以及最终达到觉醒的可能。它鼓励人们超越表面的知见,深入内心,寻求真正的自我觉醒与解脱。
释德洪
1809首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您喜欢
集字联
清·何绍基
爱道天开文府贵;无心月到画堂深。
拟《谢康乐维摩经十譬赞》八首(其二)
清·释敬安
晴虚本无翳,阳焰何由生。扰扰宁暂住,渴鹿徒驰情。真空任起灭,明性无减增。智者鉴其微,元同一见精。性内相表状,非焰安知火。新新相推移,荧荧非问我。如何滞著人,终岁迷因果。
玄珠歌(其八)
唐·张果
元真散走不能扃,积毒纵横坏百灵。豁尽玄珠无上宝,醉中生死几时醒。
吾与吟(其七)
明·顾允成
箪瓢疏水意何如,乐在其中境转舒。古人冷淡今人笑,漫被浮云点太虚。
懒出
唐·白居易
慵游懒出门多掩,纵暂逢迎不下堂。不是向人情渐薄,病宜閒静老宜藏。
再用南伯韵(其二)
宋·郭印
纷纷愚痴儿,开眼却如睡。况于世法中,而能了出世。接舆本非狂,阮籍未为醉。知命百无忧,馀生任废置。
禅者王福省号觉庵余不知禅何以应福省聊据已见塞白然乎否哉太虚老僧千眼观音当一照我(其一)
明·庄昶
莽将觉悟了心传,坐透鸢鱼自在天。我亦鸢鱼中坐看,此身元是碧圆圆。
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
宋·辛弃疾
渐识空虚不二门,扫除诸幻绝根尘。此心自拟终成佛,许事从今只任真。有我故应还起灭,无求何自别冤亲。西山病叟支离甚,欲向君王乞此身。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