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
龚
德
庄
入
山
先
一
日
作
诗
迎
之
梦
暖
不
知
窗
雾
白
,
眼
寒
初
爱
縠
罗
轻
。
欣
闻
明
日
一
龚
至
,
想
见
随
轩
二
李
行
。
夜
雨
晓
晴
寒
食
近
,
水
流
花
发
子
规
声
。
披
襟
散
坐
青
林
下
,
依
约
斜
川
万
古
情
。
写景
山水
节日
寒食节
赞美
写山
场景
青林下
赏析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闻龚德庄入山先一日作诗迎之》。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龚德庄即将来访的期待与喜悦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慨。首句“梦暖不知窗雾白”,以梦境的温暖反衬窗外雾气的朦胧,营造出一种梦幻与现实交织的氛围。接着,“眼寒初爱縠罗轻”一句,通过视觉感受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轻柔纱罗的喜爱,暗示着对即将到来的春日气息的期待。“欣闻明日一龚至,想见随轩二李行。”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到来感到欣喜,同时预想友人与另一位李姓朋友一同来访的情景,充满了温馨与期待。“夜雨晓晴寒食近,水流花发子规声。”描绘了一幅春雨过后,天晴万物复苏的画面,寒食节将至,水流动,花开满枝,子规鸟的啼鸣在空气中回荡,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最后,“披襟散坐青林下,依约斜川万古情。”诗人独自坐在青翠的树林下,敞开胸怀,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千年的历史情感,表达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深深感慨和敬畏。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释德洪
1809首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饯中书侍郎来济
隋末唐初·李世民
暧暧去尘昏灞岸,飞飞轻盖指河梁。云峰衣结千重叶,雪岫花开几树妆。深悲黄鹤孤舟远,独叹青山别路长。聊将分袂沾巾泪,还用持添离席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