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
怀古
写景抒情
人生哲理
写山

赏析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枣柏生辰》。诗中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觉悟的主题。首句“十世古今圆当念”,意味着在十世轮回中,对古今之事应保持深思熟虑的态度。接着,“日用当以何法验”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应当如何验证或实践佛法的真理。“梦中享尽百年荣,黄梁未熟路傍店”描绘了人们在梦中追求短暂的荣华富贵,却忽视了生命的真正意义。比喻“黄梁未熟”象征着追求的虚幻和短暂,如同路边小店中的黄粱美梦,最终无法满足内心的渴望。“乃知无明无性体,狂逐妄缘颠倒转”揭示了人们因无知(无明)而追逐错误的目标(妄缘),导致生活方向的颠倒。这里强调了觉醒的重要性,认识到生命的真实本质,摆脱无明的束缚。最后,“枣柏指我此妙门,故能千偈如瓴建”指出通过学习和实践佛法(如枣柏所示的智慧之门),能够建立千篇佛偈,即积累丰富的佛法知识和修行经验。这表明了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持续的努力,个人可以达到精神上的成长和觉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追求精神觉醒的路径。

释德洪

1809首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初寒病中有感
宋·陆游
楚水枫林霜露新,白头一叟正吟呻。牛衣未起王章疾,马磨何伤许靖贫。治道本来存简册,神州谁与静烟尘。新亭对泣犹稀见,况觅夷吾一辈人。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