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幕
遮
·
灯
下
听
剪
刀
声
紫
纹
绫
,
红
锦
缎
。
裁
向
灯
前
,
响
杂
黄
金
钏
。
应
恐
鸳
鸯
分
背
面
。
钿
尺
频
移
,
停
处
商
量
遍
。
晃
还
移
,
人
未
倦
。
叠
股
并
刀
,
运
处
分
明
见
。
万
缕
愁
肠
萦
莫
遣
。
欲
断
仍
连
,
试
倩
萧
娘
剪
。
写物抒情
婉约
听声感怀
爱情
赏析
这首《苏幕遮·灯下听剪刀声》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富有情感的画面。诗中通过“紫纹绫”、“红锦缎”等华美的布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在“灯前”这一特定场景下,诗人细腻地捕捉到了“响杂黄金钏”的声音,仿佛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外化,增添了几分生动与真实。“应恐鸳鸯分背面”,一句巧妙地运用了“鸳鸯”这一意象,象征着爱情中的亲密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某种分离或不完整的可能,引人深思。接下来,“钿尺频移,停处商量遍”则进一步展现了人物在情感上的细腻与挣扎,通过“钿尺”这一工具的频繁移动和反复斟酌,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犹豫与思考过程。“晃还移,人未倦”则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物的专注,即使是在“叠股并刀,运处分明见”的忙碌中,也未能让主人公感到疲倦,反而更加投入。最后,“万缕愁肠萦莫遣。欲断仍连,试倩萧娘剪”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情感的不舍,又有寻求解脱的愿望,最终似乎寄希望于他人(“萧娘”)的帮助,但又难以彻底割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人物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爱情、生活以及自我情感处理的深刻思考。董以宁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日常生活中的一幕幕转化为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艺术作品,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董以宁
238首
(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猜您喜欢
南歌子·咏所见
清·董俞
嫩绿含烟舞,妖红映水明。珠宫宝幕胜层城。蓦地绛云深处,遇娉婷。绣带鸳鸯暖,罗裙蛱蝶轻。红儿为字雪儿名。偷看桃花扇底,最关情。
减字木兰花
宋·李清照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恋情深(其一)
唐·毛文锡
滴滴铜壶寒漏咽,醉红楼月。宴馀香殿会鸳衾,荡春心。真珠帘下晓光侵,莺语隔琼林。宝帐欲开慵起,恋情深。
洞仙歌
清·周星誉
绣帆收了,正雨丝初歇。七里香尘熨柔碧。看绿杨阴外、楼阁溟濛,是多少,春睡初醒时节。犀帷催唤起,饧眼慵揉,刬袜竛竮向人立。檀盏递完时、低项回身,傍娘坐、恁般羞涩。又小婢催人.....
鹊踏枝
唐·冯延巳
叵耐为人情太薄,几度思量,真拟浑抛却。新结同心香未落,怎生负得当初约。休向尊前情索莫,手举金□,凭仗深深酌。莫作等闲相斗作,与君保取长欢乐。
南歌子(其七)
宋·陈克
看月凭肩枨,娇春枕臂眠。不禁花絮夜来寒。帐底浓香残梦、更缠绵。起晚笼莺怪,妆迟绣伴牵。声声催唤药栏边。整髻收裙无力、上秋千。
摘红英·春雨惜花
清·龚翔麟
春宵永。兰缸烬。绿窗忽讶花无影。衾嫌薄。眠难著。起拓蝉纱,腕酥先觉。窥苔径。香泥润。海棠未卜飘零甚。晓风恶。晴还莫。最怜冷了,秋千红索。
雨中花·梨花
明·叶小鸾
泪雨琼姿娇半吐。又一夜、风摇鬟雾。绣陌啼莺,画梁归燕,莫便催春去。脉脉柔情慵未足,叹寂寞、玉容难赋。今夜黄昏,明朝庭院,空锁重门暮。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