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怀古
情感
季节
写山
咏物
怀乡
自然
时光

赏析

这首明代汪坦所作的《六月十三夜月》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夏夜图景。诗中以“空山无暑坐清宵”开篇,点明了地点与时间,营造出一种清凉宁静的氛围。接着,“牛女星河入望遥”一句,将视线引向遥远的星空,牛郎织女的传说在此处轻轻掠过,增添了浪漫与遐想。“此际独怜初月净”,诗人独坐月下,对初升的明月表达了深深的怜爱之情,月光如洗,纯净无瑕,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澄澈。然而,“移时未必片云消”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幻,即使月色再美,也难以持久,云彩或许会遮蔽月光,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不可预测性。“凉飔飒动来天阁,愁绪分明到野桥”,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风的轻拂与诗人内心的情绪波动。凉爽的微风吹过天边,似乎带来了某种难以言喻的愁绪,这份情绪仿佛随着风,飘到了远处的野桥之上。这里运用了自然界的元素来衬托人物的情感,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细腻且富有层次感。最后,“四十年前传盛事,白头箕踞说渔樵”,诗人回忆起四十年前的盛事,岁月流转,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坐在田间与渔夫樵夫交谈,分享着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平静。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体现了人生态度的转变,从追求盛事的热烈到享受平凡生活的淡然,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夏夜的宁静之美,以及对过往与现实的深刻思考,既富有画面感,又富含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