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月
十
三
夜
月
空
山
无
暑
坐
清
宵
,
牛
女
星
河
入
望
遥
。
此
际
独
怜
初
月
净
,
移
时
未
必
片
云
消
。
凉
飔
飒
动
来
天
阁
,
愁
绪
分
明
到
野
桥
。
四
十
年
前
传
盛
事
,
白
头
箕
踞
说
渔
樵
。
写景
怀古
情感
季节
写山
咏物
怀乡
自然
时光
赏析
这首明代汪坦所作的《六月十三夜月》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夏夜图景。诗中以“空山无暑坐清宵”开篇,点明了地点与时间,营造出一种清凉宁静的氛围。接着,“牛女星河入望遥”一句,将视线引向遥远的星空,牛郎织女的传说在此处轻轻掠过,增添了浪漫与遐想。“此际独怜初月净”,诗人独坐月下,对初升的明月表达了深深的怜爱之情,月光如洗,纯净无瑕,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澄澈。然而,“移时未必片云消”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幻,即使月色再美,也难以持久,云彩或许会遮蔽月光,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不可预测性。“凉飔飒动来天阁,愁绪分明到野桥”,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风的轻拂与诗人内心的情绪波动。凉爽的微风吹过天边,似乎带来了某种难以言喻的愁绪,这份情绪仿佛随着风,飘到了远处的野桥之上。这里运用了自然界的元素来衬托人物的情感,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细腻且富有层次感。最后,“四十年前传盛事,白头箕踞说渔樵”,诗人回忆起四十年前的盛事,岁月流转,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坐在田间与渔夫樵夫交谈,分享着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平静。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体现了人生态度的转变,从追求盛事的热烈到享受平凡生活的淡然,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夏夜的宁静之美,以及对过往与现实的深刻思考,既富有画面感,又富含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明·王守仁
几度西安道,江声暮雨时。机关鸥鸟破,踪迹水云疑。仗钺非吾事,传经愧尔师。天真石泉秀,新有鹿门期。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