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梦
坡
得
贝
叶
梵
文
无
量
寿
经
将
施
诸
西
湖
灵
峰
寺
法
藏
书
来
徵
诗
兰
台
漆
书
成
劫
烬
,
竹
简
徒
闻
发
汲
郡
。
大
秦
羊
皮
韧
而
泽
,
海
外
流
传
亦
已
仅
。
祇
园
之
树
森
贝
多
,
诸
佛
成
道
尝
摩
挲
。
异
种
来
从
阿
耨
达
,
高
柯
不
减
必
钵
罗
。
写
经
功
德
虔
释
子
,
彼
方
初
未
有
侧
理
。
传
模
梵
本
礼
牟
尼
,
芦
为
不
律
叶
为
纸
。
华
严
字
母
义
蕴
深
,
宛
转
能
该
一
切
音
。
写
成
诵
习
托
忒
语
,
海
潮
音
遍
旃
檀
林
。
灵
文
次
第
来
中
土
,
翻
经
台
开
互
编
组
。
流
支
罗
什
各
润
色
,
诸
家
定
本
或
异
诂
。
初
祖
西
来
辟
上
乘
,
埽
除
文
字
说
传
镫
。
竞
依
高
座
证
密
谛
,
谁
向
珠
林
溯
结
绳
。
梦
坡
居
士
今
摩
诘
,
雅
爱
聪
琴
与
殊
蜜
。
驻
足
时
闻
檐
葡
香
,
宝
盖
飞
来
照
丈
室
。
忽
从
异
域
得
元
殊
,
不
啻
汉
史
藏
壶
卢
。
秘
箧
携
来
有
耶
舍
,
真
诠
译
出
须
昙
谟
。
灵
峰
连
麓
呼
猿
洞
,
梅
花
弹
彻
听
三
弄
。
护
持
大
藏
庋
高
阁
,
珍
斯
梵
夹
荐
法
供
。
金
牛
湖
上
参
金
仙
,
宝
光
应
烛
兜
率
天
。
山
中
老
宿
慎
保
守
,
好
与
龙
泓
补
旧
缘
。
写经
传世之宝
抒情
哲理
赞美
山水
怀古
赏析
这首清代庞鸿书的诗《周梦坡得贝叶梵文无量寿经将施诸西湖灵峰寺法藏书来徵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文化瑰宝交流与传播的图景。诗人首先提及兰台的漆书毁于战火,竹简仅存于汲郡,对比之下,大秦的羊皮书坚韧且光泽,海外流传稀少,显得弥足珍贵。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佛教圣地祇园的贝多树,暗示了佛法的深远影响。诗人描述了梵文经典从异域传来,如阿耨达的异种,书写在芦苇和树叶上,体现出早期翻译的艰辛。华严字母的深奥含义被悉心诵习,宛如海潮音般响彻旃檀林。这些经典逐渐传入中土,经过罗什等大师的润色和诠释,形成多种版本,既有高深的密谛,也有对原始经典的追溯。诗中提到的“梦坡居士”即周梦坡,他酷爱音乐与佛法,其雅致情怀在檐下葡萄香中得以体现。诗人感叹周梦坡从异域得到的贝叶梵文经书如同汉史般珍贵,秘藏于耶舍,期待真诠被译出。灵峰寺的猿洞回荡着佛乐,梵夹成为法藏的供养,象征佛法的庄严。最后,诗人呼吁山中长老谨慎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照亮兜率天,弥补历史的缺失,与西湖金牛湖的金仙寺相映生辉。整首诗寓含了对古代文化交流的敬仰,以及对佛法传承的重视。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