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子
与
至
京
夜
集
去
年
握
别
赠
江
篱
,
今
日
相
逢
又
桂
枝
。
越
仗
楼
船
群
盗
出
,
汉
家
簪
绂
五
陵
悲
。
关
山
烽
起
秋
仍
急
,
鳷
鹊
云
寒
夜
不
垂
。
莫
向
天
门
歌
白
雪
,
人
间
楚
水
正
堪
疑
。
离别
抒情
秋日写景
友情
秋天的山水
离别
重逢
边塞风光
写景
抒情
咏史怀古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宗臣所作的《徐子与至京夜集》。诗中描绘了友人重逢的喜悦与离别的哀愁交织的情感,以及对时局的感慨。首联“去年握别赠江篱,今日相逢又桂枝。”以“江篱”和“桂枝”为喻,分别象征离别与重逢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与重聚的感慨。颔联“越仗楼船群盗出,汉家簪绂五陵悲。”通过“楼船”与“群盗”的对比,以及“簪绂”与“五陵”的历史背景,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以及对国家衰败的悲哀之情。颈联“关山烽起秋仍急,鳷鹊云寒夜不垂。”以“关山烽火”、“秋急”、“鳷鹊云寒”等意象,描绘了边关战事频繁、秋风萧瑟、夜空阴冷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时局的紧张与凄凉。尾联“莫向天门歌白雪,人间楚水正堪疑。”以“白雪”比喻高洁之志,“楚水”则暗示复杂的人际关系与世态炎凉,劝诫友人不要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迷失,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世事的深思。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赞美,也有对时局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
宗臣
772首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送严上舍并寄诸公十首(其一)送严
宋·陈造
啧啧雁声急,棱棱秋意深。行都旧新雨,独客短长吟。子肯怜衰病,时来慰滞淫。惜无移日酒,留照蜡灯斟。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