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
颂
一
百
三
十
六
首
(
其
九
十
九
)
四
叶
红
莲
,
一
音
宣
演
。
其
语
巧
妙
,
其
义
深
远
。
前
印
威
音
,
一
点
不
差
,
后
證
弥
勒
,
不
差
一
点
。
离
四
句
,
绝
百
非
,
即
不
无
。
只
如
一
人
恁
么
,
一
人
不
恁
么
,
一
人
恁
么
中
不
恁
么
,
一
人
不
恁
么
中
却
恁
么
,
又
且
如
何
。
造
作
不
同
,
一
般
米
面
。
哲理
颂语
歌形式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惟一的作品,名为《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中的第九十九首。它以莲花和语言为象征,探讨了佛法中的微妙智慧。"四叶红莲"可能代表佛法的四个阶段或四种觉悟,"一音宣演"则暗示佛理的普遍传达。诗中强调前后一致,前后印证,即佛法的连续性和真实性。"前印威音,一点不差,后證弥勒,不差一点",表达了佛法的严谨和恒常不变。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对比和转折,引导读者思考语言文字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关系,以及个体在不同情境下的变化与不变。"离四句,绝百非,即不无",意味着超越言语逻辑,达到超越对立的状态。"只如一人恁么,一人不恁么",进一步展示了个体差异和修行层次的不同。最后,诗人以"一般米面"比喻佛法的普适性,尽管形式多样,但核心教义如一。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禅宗的语言风格,寓言般地揭示了佛法的深奥哲理,鼓励读者透过表面的差异,体悟佛法的真谛。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