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竺
冬
夜
白
云
寂
寂
树
苍
苍
,
夜
静
泉
声
到
石
房
。
淡
月
照
窗
寒
梦
醒
,
枕
边
闻
得
野
梅
香
。
写景
抒情
时间
冬天
咏物
梅
情感
思乡
地点
天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冷的冬夜画面。"白云寂寂树苍苍",诗人以寥寥数语勾勒出夜晚天空中飘荡的洁白云朵和下方古老苍翠的树木,营造出一种寂静无声的氛围。"夜静泉声到石房"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静谧,远处山泉潺潺声穿越林间,清晰地传入修行者的石屋,增添了禅意。"淡月照窗寒梦醒",诗人通过描绘淡淡的月光洒在窗户上,暗示着寒冷的冬夜,同时也暗示着主人公从梦境中醒来。这句诗寓含了诗人对梦境与现实的微妙转换的感触。最后,"枕边闻得野梅香"以细微的野梅香气为结尾,既点明了季节(冬末春初,梅花盛开),又以香气的清新与温暖,反衬出冬夜的寒冷,给人带来一丝慰藉和希望。整首诗以景写情,借自然之景传达出僧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猜您喜欢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