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郑
叔
异
谷
口
风
流
有
子
真
,
故
园
松
竹
晚
逾
亲
。
绨
袍
晓
带
烟
霞
色
,
蓬
径
秋
兼
芋
栗
贫
。
下
榻
郡
斋
清
漏
永
,
传
经
幕
府
绛
纱
新
。
翟
公
门
巷
罗
堪
设
,
载
酒
时
能
访
野
人
。
写景抒情
怀古赠友
秋天景物
赞美友情
赠别离别
情感交流
颂扬节义
赏析
此诗《赠郑叔异》由明代诗人叶春及所作,通过对友人郑叔异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联“谷口风流有子真,故园松竹晚逾亲”,开篇即以“谷口”、“风流”、“子真”、“故园”、“松竹”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亲近自然的氛围。子真,这里指郑叔异,通过“晚逾亲”的描述,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友情愈发深厚的情感。颔联“绨袍晓带烟霞色,蓬径秋兼芋栗贫”,进一步描绘了郑叔异的生活环境和性格特征。以“绨袍”比喻其朴素的生活,而“烟霞色”则暗示其生活虽简朴却充满诗意。蓬径,形容道路坎坷,象征着生活的艰辛;“秋兼芋栗贫”则表明在物质条件并不富裕的情况下,郑叔异依然保持乐观与坚韧。颈联“下榻郡斋清漏永,传经幕府绛纱新”,转而描写郑叔异在官场中的形象。在郡斋中静夜长谈,体现了他作为官员的清廉与高洁;“传经幕府绛纱新”则暗示他在学问上的造诣与传播,以及在官场中的新气象。尾联“翟公门巷罗堪设,载酒时能访野人”,以翟公的故事为典故,表达了对郑叔异高尚品格的赞美。翟公门巷罗堪设,意味着郑叔异的家门如同翟公一样,随时欢迎朋友来访,展现其热情好客的性格。最后,“载酒时能访野人”则表达了诗人愿意经常拜访郑叔异,共享山野之乐的心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郑叔异的生活状态和人格魅力,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深厚的情谊与敬仰之情。在赞美友情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出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追求。
叶春及
318首
隆庆初由乡举授教谕,上书陈时政三万余言,都人传诵。后迁惠安知县,寻引归。后以荐为郧阳同知,入为户部郎中卒。工诗文,有《石洞集》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