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罗
两
峰
梅
花
小
册
十
首
(
其
九
)
阴
寒
如
刀
夜
镂
冰
,
玄
云
抱
月
初
生
棱
。
长
条
不
折
野
性
崛
,
独
鹤
忽
唳
前
山
应
。
写景
写山
冬天的写景
梅花
抒情
动物
独鹤
场景
前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夜的凄冷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寒冷、静谧的夜晚。首句“阴寒如刀夜镂冰”以“如刀”的比喻生动地刻画了夜晚的寒冷,仿佛寒气能切割冰块一般,营造出一种凛冽的氛围。接着,“玄云抱月初生棱”一句,将云层比作怀抱月亮的黑幕,月亮棱角分明,暗示着夜色的深沉与月光的清冷。“长条不折野性崛”中的“长条”可能指的是树枝或植物的枝条,在此象征着自然界的坚韧与生命力,即使在严寒中也不屈不挠。“独鹤忽唳前山应”则描绘了一只孤鹤在远处鸣叫,其声音在山间回响,形成一种孤独而悠远的意境,进一步强化了冬夜的寂静与空旷。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夜景色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深邃、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宋·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渔洋探梅归自东西横塘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山寒寻未得,一树忽临溪。光透松间雪,香生石上泥。莺声留客久,鹭影逐人低。随意穿桥去,横塘东复西。
仲春玉泉山(其二)
清·爱新觉罗·弘历
女夷动物不能缄,擘萼弹苞满翠岩。信矣鸿钧恩溥博,果然形色总和諴。镜湖欲数鱼鳞葺,画栋将闻燕语喃。最是山川明秀处,启人藻思自超凡。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唐·苏颋
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细草偏承回辇处,轻花微落奉觞前。宸游对此欢无极,鸟哢声声入管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