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
奠
即
事
有
感
垂
世
功
高
在
六
经
,
祠
官
八
佾
舞
于
庭
。
致
斋
三
日
从
先
甲
,
祀
典
千
秋
属
上
丁
。
祝
版
名
书
皇
帝
遣
,
丽
牲
碑
勒
史
臣
铭
。
何
时
义
采
遵
尧
录
,
帝
号
加
封
假
鲁
灵
。
写事
纪念
颂扬
历史
怀古
祭祀
斋戒
赞颂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守阯所作的《释奠即事有感》。诗中描绘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重与神圣,以及对儒家经典的崇敬之情。首联“垂世功高在六经,祠官八佾舞于庭”,开篇即点明了儒家经典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以及祭祀仪式的隆重与庄严。通过“八佾舞”这一细节,生动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壮观场面。颔联“致斋三日从先甲,祀典千秋属上丁”,进一步描述了祭祀的准备工作和持续时间之长,体现了对祖先和神明的虔诚与敬畏之心。这里“三日”、“先甲”、“千秋”、“上丁”等词语,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统。颈联“祝版名书皇帝遣,丽牲碑勒史臣铭”,描绘了祭祀过程中皇帝派遣使者致祭的场景,以及祭祀结束后由史官记录祭典的盛况。通过“祝版”、“丽牲”、“碑勒”等词汇,展现了祭祀活动的仪式感和历史的延续性。尾联“何时义采遵尧录,帝号加封假鲁灵”,表达了诗人对于传承和发扬儒家文化、提升道德修养的期待与愿景。这里引用“尧录”象征着儒家文化的经典,而“帝号加封假鲁灵”则寓意着希望社会能够更加重视和推崇儒家伦理道德。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祭祀仪式的描绘,展现了儒家文化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猜您喜欢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景云舞
唐·张说
景云霏烂,告我帝符。噫帝冲德,与天为徒。笙镛遥远,俎豆虚无。春秋孝献,回复此都。
郊庙歌辞·梁太庙乐舞辞·皇帝行
唐·不详
莫高者天,攀跻弗克。隮天有方,累仁积德。祖宗隆之,子孙履之。配天明祀,永永孝思。
绍兴二十八年祀圜丘·太祖皇帝位奠币用《广安》。御制
宋·郊庙朝会歌辞
明明翼祖,并侑泰坛。肇造绵宇,王业孔艰。表正封略,上际下蟠。躬以大报,亦止于燔。
高宗郊前朝献景灵宫二十一首(其六)圣祖位奉玉币用《灵安》
宋·郊庙朝会歌辞
上灵始祖,云景元尊。严祀夙展,六乐朱轩。明玉之洁,丰帛之温。畅乃继序,承德不愆。
熙宁以后祀高禖六首(其二)升降用《正安》
宋·郊庙朝会歌辞
郊禖之应,肇自生商。诞膺宝命,浚发其祥。天材蕃衍,德称君王。本支万世,与天无疆。
释奠武成王乐章·亚献终献
唐·于邵
贰觞以献,三变其终。顾此非馨,尚达斯衷。茅缩可致,神歆载融。始神翊周,拯溺除凶。时维降祐,永绝兴戎。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其八)宣祖室酌献用《天元》
宋·郊庙朝会歌辞
昭哉皇祖,骏发其祥。雕戈圭瓒,盛烈载扬。天锡宝符,俾炽而昌。神圣应期,赫然垂光。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严和
唐·不详
肃肃清庙,赫赫玄猷。功高万古,化奄十洲。中兴丕业,上荷天休。祗奉先构,礼备怀柔。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