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景
节日
秋节
菊花
秋天的风
秋天风光
欢庆佳节
友情
赞美佳节

赏析

这首元代丘处机的《满庭芳·九日》描绘了秋季的景色和节日氛围。开篇“寒雁声回,园林色变,暮秋别是风光”以寒雁归巢和园林色彩的变化,展现出深秋特有的景象。接下来,“练波横地,锦树映天长”描绘了清澈的水面和如锦的树木,显出秋日的宁静与壮丽。“过雨云山磊落,迎霜茂、金菊芬芳”写雨后的山峦清新,金黄的菊花在寒霜中盛开,散发出浓郁的香气,为重阳节增添了喜庆气氛。“佳辰会,千门万户,欢笑庆重阳”直接表达了人们欢聚一堂,庆祝重阳节的热闹场景。“嘉祥”之后,诗人感慨能与好友共度佳节,享受美酒,如饮甘露,醉如饮酒,带来精神上的愉悦。“饮罢醍醐灌顶,归来后、月满虚堂”形象地描述了畅饮后的通透感和月夜的宁静。“无愁思,陶陶快乐,酩酊入仙乡”则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节日欢乐中,忘却烦恼,仿佛进入了仙境般的快乐境界。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重阳节的喜庆与和谐,以及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超脱的追求。

丘处机

193首
道号长春子,道教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为南宋、金朝、蒙古帝国统治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敬重,并因以74岁高龄而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而闻名世界(行程35000里)

猜您喜欢

重阳(其一)
宋·文天祥
飘零万里若为家,一夜西风吹鬓华。祇有新诗题甲子,更无故旧对黄花。
九日仝余馆师儿叔侄登高用杜牧之韵
明·黄公辅
引望前山眼界飞,风翻碧草浪波微。好凭篱菊撑持力,为殿秋光勿放归。老幼随踪淩紫草,岩林筛影坐晴晖。携来浊酒聊堪酌,不用花开候白衣。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唐·张锡
九秋霜景净,千门晓望通。仙游光御路,瑞塔迥凌空。菊彩扬尧日,萸香绕舜风。天文丽辰象,窃抃仰层穹。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
唐·杜甫
北池云水阔,华馆辟秋风。独鹤元依渚,衰荷且映空。采菱寒刺上,蹋藕野泥中。素楫分曹往,金盘小径通。萋萋露草碧,片片晚旗红。杯酒沾津吏,衣裳与钓翁。异方初艳菊,故里亦高桐。摇.....
木兰花慢·过济南·寿嘉定赵侍御
明末清初·吴伟业
仰头看皓魄,切莫放,酒杯空。记六诏飞书,百蛮驰传,万里乘骢。天南碧鸡金马,把枯棋、残局付儿童。鸡黍鹿门高隐,衣冠鹤发衰翁。叹干戈满地飘蓬。落日数归鸿。喜歇浦寒潮,练塘新霁.....
汤涧松诞日(其一)
明·区越
清歌振响舞胜衣,八十年过又八时。竹径幽禽迎贺客,莎阶贤辈立琼枝。商今榷古通时论,叠韵翻声近体诗。同向闲庭看佳菊,悠然相与傲东篱。
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唐·李适
爽节在重九,物华新雨馀。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锵锵间丝竹,济济罗簪裾。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腊中会桂堂太守劝客满觞尝曰怕渡野塘寒酒罢且归又曰月挂竹梢明爱此二语借为两诗云(其二)
宋·郑刚中
风穿花坞冷,月挂竹梢明。浅量三杯酒,狂歌万古情。使旌浮夜色,归棹有寒声。倦客无浆蔗,朝酲未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