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
园
春
·
九
日
虢
县
傅
宅
作
朝
真
醮
晔
晔
重
阳
,
秀
气
飘
飘
,
廓
周
大
千
。
正
故
庵
交
会
,
宾
朋
浩
浩
,
青
霄
依
约
,
鸿
雁
翩
翩
。
是
处
登
高
,
衔
杯
逸
兴
,
放
旷
犹
如
陆
地
仙
。
朝
真
会
,
赞
金
风
淡
荡
,
玉
露
新
鲜
。
黄
花
嫩
蕊
堪
怜
。
散
袅
袅
、
清
香
满
坐
传
。
使
众
人
得
味
,
皆
明
至
道
,
群
莺
无
语
,
独
王
秋
天
。
艳
杏
妖
桃
,
繁
华
春
景
、
莫
与
迎
霜
敢
斗
坚
。
乘
佳
趣
,
对
芳
丛
烂
饮
,
一
醉
千
年
。
写景
节日
秋节
佳节
赞美
写花
写菊
地点
抒情感
赏析
这首元代丘处机的《沁园春·九日虢县傅宅作朝真醮》是一首描绘重阳节登高宴集的词作,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气氛和道教文化色彩。词中以“晔晔重阳”开篇,展现出重阳节的热闹景象,"秀气飘飘"则形容了秋高气爽的气候。接下来,词人通过"故庵交会"和"宾朋浩浩",描绘了聚会的盛况,以及"青霄依约,鸿雁翩翩"的自然景象,增添了节日的祥瑞之气。"是处登高"至"放旷犹如陆地仙",描述了人们在登高赏景时的豪情逸致,仿佛神仙般超脱尘世。"朝真会,赞金风淡荡,玉露新鲜"赞美了秋风的清爽和露水的甘甜,寓意着道德的清新和纯净。下片转向菊花,"黄花嫩蕊堪怜",赞美了菊花的娇嫩和香气四溢,"众人得味,皆明至道"表达了菊花所寓含的哲理,即自然之道。"群莺无语,独王秋天"以莺鸟无声衬托菊花的傲骨,"艳杏妖桃"与"迎霜斗坚"形成对比,突出菊花坚韧不屈的品格。最后,词人以"乘佳趣,对芳丛烂饮,一醉千年"收尾,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道家长生不老理想的追求。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重阳节的热爱和对道教文化的独特见解。
丘处机
193首
道号长春子,道教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为南宋、金朝、蒙古帝国统治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敬重,并因以74岁高龄而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而闻名世界(行程35000里)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四明山中逢晴
宋末元初·戴表元
一冈一涧一萦隈,新岁新晴始此回。莎坂南风寅蛤出,茅檐西日一禽来。人迷白路羊群石,水捲青天雪里雷。犹是深山有寒食,梨花无数绕岩开。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