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写景
秋天的景象
历史怀古
写山的歌
春天和田园
怀情抒发
悼春劝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凤池寺时所见的荒凉景象与自然之美的对比,以及对时光流逝和自身功绩的感慨。首联“凤去池荒今几年,碧梧翠竹故依然”以“凤去池荒”与“碧梧翠竹”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凤鸟已去,池塘荒废,而周围的梧桐树和翠竹却依旧生机勃勃,绿意盎然,展现出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文明的短暂。颔联“鸣檐流水涓涓下,排闼群山衮衮前”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静谧与壮丽。檐下的流水潺潺作响,如同天籁之音,而远处的群山层层叠叠,仿佛在眼前展开一幅宏大的画卷。这两句通过声音与视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壮阔的氛围。颈联“幸有清风继莲社,不堪斜日近虞渊”表达了诗人对清风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清风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者,它见证了莲社(佛教僧侣集会的地方)的兴衰,也见证了时间的无情。夕阳西下,接近地平线,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预示着生命的有限。尾联“归途满眼春耕了,劝课无功愧力田”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作为的反思。尽管他看到了春耕的繁忙景象,但自认未能有效指导或帮助他人,因此感到惭愧。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职责的深刻认识和对社会贡献的自我审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间、自然与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