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春天
怀古
离别
情感
宫怨
咏物

赏析

这首《绛都春》是清代词人庄棫的作品,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情感深沉的画面。词的上片通过“春回玉砌”、“天涯倦客”和“闲倚朱栏”等意象,展现出春天归来时,一个远行归来的游子在庭院中独自凭栏,回忆过去的十年时光,庭院风雨交加,显得凄迷而落寞。词人运用“车轮转”象征时光流转,“佩环月下阑珊”则增添了孤独与哀伤的氛围。下片转向对花的描绘,柳絮飘荡,梨花如云,暗喻主人公的心境愁苦,眼中泪光涟漪。接着,词人借“仙云乍返”暗示自己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语燕渐来,流莺初弄”则带出一丝生机,然而“待团栾”的期待并未实现,因为“花魂久被瑶台款”,无人陪伴。最后,词人感叹往昔宫中的生活,如今只剩独自对花凝视,寄托离人的思念。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通过春天的景色和物象,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生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词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庄棫

137首
庄棫(1830——1878),字中白,一字利叔,清代词人,学者,号东庄,又号蒿庵。丹徒人,生于道光十年(1830)。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卒。享年四十九岁。著有《蒿庵遗稿》,词甲、乙稿及补遗附焉。棫自序谓:“向从北宋溯五代十国,今复下求南宋得失离合之故”,足见其词学渊源所自。与谭献齐名。朱孝臧合题二家词集云:“皋文说,沆瀣得庄、谭。感遇霜飞怜镜子,会心衣润费炉烟,妙不著言诠。”(《彊村语业》卷三)据此,知二氏固常州派之后劲也。一字利叔,清代词人,学者,又号蒿庵。生于道光十年(1830)。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卒。享年四十九岁。著有《蒿庵遗稿》,词甲、乙稿及补遗附焉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醉中作
宋·陆游
名酝羔儿拆密封,香粳玉粒出新舂。披绵珍䱹经旬熟,斫雪双螯洗手供。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钟。炉烟袅袅衣篝暖,未觉家风是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