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游
春
·
菜
花
小
院
飞
花
尽
,
看
一
畦
寒
菜
,
争
弄
晴
色
。
点
染
馀
春
,
共
水
边
藻
荇
,
陇
头
麰
麦
。
路
转
野
棠
隔
,
似
刺
绣
、
缕
金
交
织
。
已
遍
开
、
万
紫
千
红
,
休
怪
蝶
衣
无
力
。
漫
忆
,
沟
塍
溜
碧
,
记
匝
地
榆
钱
,
忙
到
寒
食
。
美
景
匆
匆
,
任
翻
阶
芍
药
,
画
栏
烟
幂
。
叱
犊
横
箫
笛
,
醉
又
醒
、
罗
衫
风
逼
。
笑
有
人
、
绮
阁
深
深
,
那
会
相
识
。
写景
春天
田园
写花
菜花
赞美
抒情
怀旧
赏析
这首清代庄棫的《曲游春·菜花》描绘了一幅春日小院的生动画面。首句“小院飞花尽”写出了春花凋零,而菜花在寒意中独自盛放,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争弄晴色"四字,形象地描绘了菜花与阳光相互映衬的场景。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水边的藻荇和陇头的麦苗,进一步渲染春天的气息。"路转野棠隔",通过路转所见的野棠花,犹如刺绣般精美,与菜花形成对比,增添了层次感。"万紫千红"形容菜花盛开的繁茂,"蝶衣无力"则暗示了春光将尽,蝴蝶也无力飞舞。上片以菜花为中心,下片回忆起春天的田园风光。"沟塍溜碧"描绘了沟渠中的流水,"榆钱"象征着春天的富饶。寒食节的忙碌景象,牡丹花的盛开,以及画栏烟幂的朦胧,都体现了春光的流转。"叱犊横箫笛"是农耕生活的写照,醉醒之间,罗衫微凉,显示出春日的惬意。最后,诗人以笑语作结,感叹深闺中的佳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知外界的春色和农事,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清新,意境优美,通过对菜花和春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乡村春日的独特感受和怀旧之情。
庄棫
137首
庄棫(1830——1878),字中白,一字利叔,清代词人,学者,号东庄,又号蒿庵。丹徒人,生于道光十年(1830)。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卒。享年四十九岁。著有《蒿庵遗稿》,词甲、乙稿及补遗附焉。棫自序谓:“向从北宋溯五代十国,今复下求南宋得失离合之故”,足见其词学渊源所自。与谭献齐名。朱孝臧合题二家词集云:“皋文说,沆瀣得庄、谭。感遇霜飞怜镜子,会心衣润费炉烟,妙不著言诠。”(《彊村语业》卷三)据此,知二氏固常州派之后劲也。一字利叔,清代词人,学者,又号蒿庵。生于道光十年(1830)。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卒。享年四十九岁。著有《蒿庵遗稿》,词甲、乙稿及补遗附焉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