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
韶
州
宣
溪
亭
昔
年
吏
部
谪
韶
州
,
曾
向
宣
溪
泊
暮
舟
。
多
少
烟
波
愁
不
尽
,
一
时
留
与
后
人
愁
。
地点写景
怀古抒情
泊舟
赏析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弇所作,名为《泊韶州宣溪亭》。诗中描绘了诗人昔日被贬韶州时,在宣溪泊舟的情景,通过“烟波”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感慨。首句“昔年吏部谪韶州”,点明了诗人过去被贬至韶州的经历,暗示了其仕途的坎坷与人生的不顺。接着,“曾向宣溪泊暮舟”,具体描述了诗人在此地泊舟的场景,将时间限定在傍晚时分,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多少烟波愁不尽”,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这里的“烟波”不仅指自然景象中的水汽与波浪,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无奈。诗人感叹,这无尽的愁绪无法完全释放,仿佛与自然界的烟波一样,无穷无尽,难以摆脱。最后一句“一时留与后人愁”,则将个人的情感上升到历史与文化的层面。诗人认为,自己的愁绪不仅仅是个人的感受,也是历史长河中无数被贬官员共同经历的情感体验。这句话既是对自身遭遇的感慨,也对后世产生了共鸣,提醒后来者在面对逆境时,可能会有相似的情感体验。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愁绪与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与人性的思考。通过“烟波”这一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使得作品具有了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
刘弇
446首
元丰进士。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传。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词有《彊村丛书》本《云龙先生乐府》一卷
猜您喜欢
送宪吏郑彦林考满赴吏部
明·王恭
我昔维舟东上潭,见君家住岐阳南。门垂栗里先生柳,身著柏台从事衫。前年寄诗沙头道,去年期我山中庵。匹马今朝又离别,斗酒何年共笑谈。今去皇州霜正落,况逢淮树叶初酣。吴女当垆卷.....
忆郑二宣时往交州
明·林鸿
旅棹若乘空,春游近日东。遥怜沧海客,共是白头翁。雨霁鱼吹浪,天遥鹘借风。清泠台下路,樽酒几时同。
新市杂咏(其九)
宋·华岳
花笺得得寄瀛洲,约我今宵特地留。好笑苍头迷去路,绿杨无处认青楼。
过兴教赠钊上人
宋·苏辙
四十年间此院留,临河看尽往还舟。同来并是三年客,听说行藏各自羞。
雨中登楼望大像
宋·陆游
去年寒雨中,骑驴度剑阁。今年当此时,卧听边城柝。巍巍千尺像,与我两寂寞。交游阅四海,此老差可托。但当频自省,诸恶誓莫作。时时一凭高,相望要不怍。桑间戒三宿,坚坐岂渠乐。却.....
昨日
宋·赵蕃
昨日张帆著翼飞,今朝风送蹇驴骑。吴淞山水夙所爱,得意还教多赋诗。
独往亭
宋·赵鼎臣
亭前旧种碧琅玕,别后何人著眼看。山下溪流接潮水,时凭双鲤报平安。
古香慢·中秋六榕东坡楼对月作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桂华镜转,蓬翠波留,秋思孤迥。罨画屏风,座密四围绿静。遥夜足天宽,漫虚占、花间对影。想连环万户暗里,赏心乐事谁领。渐淡淡、凭高清兴。双鬓山河,无限风景。梦迹依稀,旧曲与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