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
儿
怨
戏
柬
敬
承
五
首
(
其
三
)
见
说
新
人
好
,
君
心
岂
旧
欢
。
离
愁
随
月
满
,
信
誓
近
秋
寒
。
缣
素
宁
堪
问
,
苕
华
半
已
残
。
妆
成
郎
未
起
,
寂
寞
镜
中
看
。
情感
闺怨
离别
赏析
这首明代冯琦的《婉儿怨戏柬敬承五首(其三)》是一首表达女子内心情感的闺怨诗。诗人以婉儿的口吻,细腻描绘了主人公对旧爱的怀念和新欢的疑虑,以及由此产生的孤独与无奈。首句“见说新人好”,暗示了外界对于新人的赞美,但婉儿心中却难以释怀旧日的情感。接着,“君心岂旧欢”表达了她对男方心意变化的揣测,暗示自己不再是他的心头所爱。“离愁随月满”运用了月圆人未圆的意象,将离别之愁比喻为满月,渲染出浓郁的哀伤氛围。“信誓近秋寒”则进一步强调,当初的海誓山盟如今在秋风中显得格外凄凉,如同寒意侵袭。“缣素宁堪问,苕华半已残”借物抒情,以丝绸(缣素)和苕华(植物名,此处象征青春容颜)的衰败,暗指自己的美貌不再,暗示了时光流逝和爱情的凋零。最后两句“妆成郎未起,寂寞镜中看”,描绘了女子精心打扮后等待的情景,然而心上人仍未起身,只剩下镜中的自己独自面对空寂,流露出深深的落寞和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婉儿的内心独白,展现了女性在爱情变故中的敏感、失落和自我审视,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和艺术感染力。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秋夜怀云崖禅友
清·释敬安
云外佳期才一晤,人间小别又三秋。谁知夜静溪声里,明月怀君独倚楼。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春归怨·越调
宋·周端臣
问春为谁来、为谁去,匆匆太速。流水落花,夕阳芳草,此恨年年相触。细履名园,闲看嘉树,蔼翠阴成簇。争知也被韶华,换却诗人鬓边绿。小花深院静,旋引清尊,自歌新曲。燕子不归来,.....
点绛唇
宋·苏轼
月转乌啼,画堂宫徵生离恨。美人愁闷。不管罗衣褪。清泪斑斑,挥断柔肠寸。嗔人问。背灯偷揾,拭尽残妆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