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
韦
曲
名
园
好
,
习
池
胜
事
繁
。
午
风
披
蕙
带
,
秋
色
上
苔
痕
。
密
树
云
成
幄
,
疏
篱
水
绕
门
。
不
烦
除
客
径
,
吾
欲
藉
兰
荪
。
写物
咏物
写花
秋天
自然景观
赞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雅致的园林景致,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先,“韦曲名园好,习池胜事繁”两句,以“韦曲”和“习池”两个典故开篇,点明了园林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暗示此处曾是文人墨客聚会之地,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故事。接着,“午风披蕙带,秋色上苔痕”描绘了园林中的一幅生动画面:午后的微风吹过,仿佛轻拂着翠绿的蕙草,而秋天的色彩则悄悄地爬上青苔斑驳的石壁,给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静谧与深邃。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时间与空间的交融,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独特韵味。“密树云成幄,疏篱水绕门”进一步渲染了园林的环境氛围。密密的树木如同天然的帷幕,遮挡了外界的喧嚣,而稀疏的篱笆则围绕着园门,既保持了私密性,又不失通透感。水绕门的设计,不仅增添了园林的灵动之气,也寓意着财源广进,象征着吉祥与繁荣。最后,“不烦除客径,吾欲藉兰荪”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园林的喜爱之情。在这样的环境中,无需刻意铺设道路,因为每一步都踏在了自然与艺术的交汇之处。诗人渴望在这里借住,与兰花和香草为伴,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体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高雅情趣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韦曲名园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园林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气息,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深深喜爱与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猜您喜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杂诗三首(其一)
元·傅若金
植兰弥九畹,种菊被三径。幽芳固殊姿,馨德良可并。搴兰以为美,餐菊以资命。眷言理芜秽,恒使枝叶净。芜秽苦易侵,枝叶苦不盛。岂无桃与李,贵此谐野性。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