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
洲
山
微
雨
净
山
绿
,
赏
心
投
鹤
群
。
拂
藓
憩
幽
洞
,
松
花
如
密
云
。
龙
湫
接
狮
滘
,
石
濑
时
远
闻
。
野
烟
湿
苔
径
,
牛
羊
下
斜
曛
。
写景
地点
写山
微雨
夏雨
田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山林画卷。首句“微雨净山绿”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雨后山色的清新与生机,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雨水洗净,一片翠绿。接着,“赏心投鹤群”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也暗示了山中鹤群的和谐共处,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拂藓憩幽洞,松花如密云”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幽静与神秘。拂去苔藓,诗人选择在幽深的洞穴中休息,周围松花飘落,如同浓密的云雾,既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场景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龙湫接狮滘,石濑时远闻”则通过自然景观的对比与声音的描绘,展现了山林的广阔与动态之美。龙湫与狮滘的连接,不仅体现了地理环境的独特性,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远处石濑的流水声,更添了几分山林的生动与活力。最后,“野烟湿苔径,牛羊下斜曛”将视线拉回现实,描绘了一幅日暮时分,牛羊归家,野烟弥漫,苔径湿润的画面。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也是对乡村生活平静祥和的赞美,给人以心灵的慰藉。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与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猜您喜欢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题海陵寓舍四首(其一)
宋·贺铸
藜藿荒庭微径通,支撑破屋古池东。暮凉百燕抵突雨,昼静一蝉饕餮风。隐几敢希南郭久,移文方诮北山空。森然槐柳相差地,它日低回忆个中。
幽居有感
元·曹之谦
閒居仍地僻,门闭草莱深。车马无还往,诗书有讨寻。严霜催岁晚,破屋觉寒侵。计拙烦亲旧,谁能数赐金。
答赵壶石象山松下见怀原韵
清·李澄中
别后桃花几遍开,旧题石壁长莓苔。屋梁月落天南北,山路云深梦往来。幽洞尚留寻胜屐,故人多负出群材。须眉空向他乡老,好护新松待我回。
四明山中逢晴
宋末元初·戴表元
一冈一涧一萦隈,新岁新晴始此回。莎坂南风寅蛤出,茅檐西日一禽来。人迷白路羊群石,水捲青天雪里雷。犹是深山有寒食,梨花无数绕岩开。
柴关岭
清·祝德麟
水怒云愁鸟语欢,柴关立马望中宽。诸峰脚底小于豆,身在半天风雨寒。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