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应
曲
·
送
人
南
还
堤
柳
。
堤
柳
。
不
系
东
行
马
首
。
空
馀
千
缕
秋
霜
。
凝
泪
思
君
断
肠
。
肠
断
。
肠
断
。
又
听
催
归
声
唤
。
离别
思乡
思念
秋日
秋天
婉约
柳树咏物
赏析
这首《转应曲·送人南还》是清代诗人陈沅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送别时的离愁别绪。“堤柳。堤柳。”开篇以“堤柳”二字重复,营造出一种绵延不绝的氛围,仿佛那柳树沿着河堤一直延伸到远方,象征着离别的长路。接着,“堤柳”不系东行马首,暗喻友人即将踏上远行之路,马首不能被柳枝所系留,暗示了无法挽留的离别之情。“空馀千缕秋霜”,秋霜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这里用来形容柳枝上的秋色,既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凉氛围,也暗示了时光的无情。同时,“空馀”二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自己只能独自面对这份孤独与寂寞的无奈与伤感。“凝泪思君断肠”,这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思念。凝泪,表示泪水在眼眶中凝聚,难以流出,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思念而产生的强烈情感。思君,是对友人的深深挂念;断肠,则是形容思念之深,以至于心如刀割,表达了极度的哀伤与不舍。最后,“肠断。肠断。又听催归声唤。”这两句重复使用“肠断”,强化了离别之痛的深度。在送别之际,不仅有友人的离去,还有催促归家的声音,这声音在诗人耳中似乎更加刺耳,加重了离愁别绪。这里的“催归声唤”既是现实中的声音,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友人归途的担忧与牵挂,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整首词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场景,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
猜您喜欢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还都道中诗三首(其三)
南北朝·鲍照
久宦迷远川,川广每多惧。薄止闾边亭,关历险程路。霮䨴冥寓岫,濛昧江上雾。时凉籁争吹,流荐浪奔趣。恻焉增愁起,搔首东南顾。茫然荒野中,举目皆凛素。回风扬江泌,寒□栖动树。太.....
恻恻吟(其四十一)
明·彭日贞
琴心永托伴閒居,远别犹勤一纸书。弹指转缘伤浅促,文君无望诔相如。
采莲令
宋·柳永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
绕佛阁
清·杨玉衔
冻禽戢影,阑雪澹糁,花落人悄。偎影屏小。去途曲折,相烦短檠照。雁来新杳。江上问讯,明日潮早。缄恨多少。晓来起拾,残英粲盈抱。密意付钗卜,带解蟢飞羞向道。还记燕梁,双栖亲语.....
有念
宋·罗公升
方招东渚魂,又送北阡窆。交游亦馀几,日觉眼中欠。向来所憎者,一一皆可念。忧愁鬓先霜,形影吾自厌。春华已零落,秋木岂阳艳。缅怀郢人质,徒挂季子剑。
绍古辞七首(其二)
南北朝·鲍照
昔与君别时,蚕妾初献丝。何言年月驶,寒衣已捣治。绦绣多废乱,篇帛久尘缁。离心壮为剧,飞念如悬旗。石席我不爽,德音君勿欺。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宋·严羽
日近觚棱,秋渐满、蓬莱双阙。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把酒送君天上去,琼琚玉佩鹓鸿列。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不洒世.....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