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怀
(
其
十
八
)
秋
山
铙
吹
拥
登
台
,
摇
落
谁
怜
作
赋
才
。
柳
巷
任
疏
容
马
入
,
残
花
怅
望
向
人
开
。
别
来
朋
旧
长
相
忆
,
客
里
风
霜
暗
自
催
。
酒
罢
消
愁
消
不
得
,
隔
篱
呼
取
尽
馀
杯
。
写景
秋天
抒情
怀古
友情
思乡
写山
秋怀
借酒消愁
呼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秋天山中宴饮的场景,流露出深沉的感慨与孤独的情绪。首句“秋山铙吹拥登台”,以“秋山”、“铙吹”(古代军乐)和“登台”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略带悲凉的氛围,暗示了宴会的背景可能与某种离别或哀伤有关。接着,“摇落谁怜作赋才”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被忽视的感伤,同时也反映出对周围环境变迁的敏感。“柳巷任疏容马入,残花怅望向人开”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柳巷的疏朗与马的自由行进,以及残花在风中独自开放的情景,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这里,自然界的静谧与凋零与诗人的内心世界形成了强烈的共鸣。“别来朋旧长相忆,客里风霜暗自催”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以及身处异乡的艰辛。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过往友情的怀念,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不易,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最后,“酒罢消愁消不得,隔篱呼取尽馀杯”两句,以饮酒解愁的常见情境,展现了诗人试图通过暂时的欢愉来摆脱内心的痛苦,但最终却发现愁绪难以真正消除。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现实感,也强化了主题,即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孤独,人们往往只能寻求短暂的慰藉,而真正的解脱却难以寻得。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种典型的文人情怀——在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压力下,个体的孤独、忧郁与对友情的渴望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复杂而真实的人性景观。
猜您喜欢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山中冬夜
唐·张乔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唐·韦应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蹉跎二十载,世务各所营。兹赏长在梦,故人安得并。前岁守九江,恩诏赴咸京。因.....
与诗友会宿
宋·寇准
此夕南轩宿,论诗万虑忘。苦吟秋信近,寂坐漏声长。室静灯光暗,桐疏露气凉。幽怀聊自遣,山色渐苍苍。
益公道人相见信安道温陵旧游出示近诗因次其韵(其一)
宋·朱熹
别来几度见归鸿,岁月悠悠一梦中。莫道相望湖海阔,争知千里不同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