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田园
抒情
写景
情感
思乡
冬天
忧民
历史追忆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何绍基的《十一月初八日舟中夜坐饥甚》描绘了诗人在舟中的困顿情境和内心感受。首句“诗人之腹饥生芒”,形象地写出诗人的饥饿感如同锐利的芒刺,接着通过“作气恣跃为文章”表达出他试图以创作来排遣饥饿的苦闷。然而,“天公吝我以稻粱,要以万象塞我肠”,流露出对生活的艰辛和自然的无情。诗人感叹自己远离故乡,田间劳作的记忆已经淡漠,而父亲在朝廷任职,虽然每年能分得些粮食,但自己的居所却贫瘠无比。“东洲回首云荒荒,负郭曾无半亩粮”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困窘。在这样的困境中,诗人选择以“狂歌与慨慷”来寄托情感,甚至将道家的哲理视为粗食,以求精神上的满足。“百年饥渴免思量,是为东山陆氏庄”表达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豁达态度,认为只要精神富足,物质匮乏可以暂时放下。最后两句“画饼成诗强自慰,江神大笑吾非狂”,诗人以幽默的方式自我宽慰,说即使生活如画饼,也能化为诗意,江神似乎也在嘲笑他的“狂”态,实则是对诗人坚韧精神的肯定。整首诗以个人的饥饿体验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的乐观与坚韧,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何绍基

181首
何绍基(1799-1873),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据《大戴记》考证《礼经》。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有《惜道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著。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别居士,晚号蝯叟。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据《大戴记》考证《礼经》。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有《惜道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著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