跂
罢
西
邑
时
将
营
山
居
路
有
二
诗
次
其
韵
(
其
二
)
求
田
问
舍
此
心
劳
,
两
处
如
闻
胜
势
饶
。
张
氏
泉
塍
近
城
角
,
邵
家
林
屋
在
山
腰
。
倒
冠
来
伴
樊
川
杜
,
飞
舄
新
闲
叶
县
乔
。
昨
日
雪
霜
枯
槁
地
,
百
般
苍
翠
发
新
苗
。
写景
田园
抒情
赞美
地点
城市
季节
冬天
雪
怀古
励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首句“求田问舍此心劳”,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寻找理想居所的渴望与辛劳。接着,“两处如闻胜势饶”则暗示了诗人对两个潜在居所的期待与赞赏。接下来的两句“张氏泉塍近城角,邵家林屋在山腰”,具体描绘了两个可能的居住地点:一处靠近城市角落,有一条泉水蜿蜒而过;另一处在山的半腰,有一座林间的房屋。这样的描述既展现了自然环境的优美,也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倒冠来伴樊川杜,飞舄新闲叶县乔”这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像杜甫一样,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之乐。同时,“倒冠”和“飞舄”分别借用了古代文人隐逸生活中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最后,“昨日雪霜枯槁地,百般苍翠发新苗”以自然界的变化为喻,寓意着即使经历了严冬的萧瑟,春天也会带来生机勃勃的新绿。这不仅象征着自然界的循环更迭,也暗含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乐观期待和对美好事物的坚信不疑。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猜您喜欢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宴交代权赣州孙提刑致语口号(其一)
宋·文天祥
麾节东南会一堂,兰亭昨日记流觞。六丝星度银潢影,五綵春浮玉翠香。院柳旧云怀燕语,野华新雨挹虹光。凤池对秉他年事,伫看天街接佩珰。
酬对雪见寄
唐·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