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叶
主
簿
伯
兴
归
慈
溪
同
乡
千
里
盼
瀛
洲
,
风
雪
淮
山
赋
远
游
。
云
暗
松
厅
翻
锦
帙
,
香
倾
枣
酿
醉
琼
舟
。
上
新
桥
外
沧
波
暮
,
大
着
坟
前
绿
树
秋
。
归
语
同
宗
贤
弟
侄
,
青
灯
还
忆
夜
窗
幽
。
送别
抒情
秋景
山水
情感表达
怀乡之情
悼亡追思
名胜
赏析
这首明代郑真的《送叶主簿伯兴归慈溪》以送别为主题,描绘了友人远行的场景与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首联“同乡千里盼瀛洲,风雪淮山赋远游”,开篇即点出送别的背景,两地相隔千里,友人即将踏上前往遥远的瀛洲之路,途中必经风雪覆盖的淮山,预示着旅途的艰辛与挑战。这里不仅描绘了地理上的距离,也暗示了情感上的离别之痛。颔联“云暗松厅翻锦帙,香倾枣酿醉琼舟”,进一步渲染了送别时的氛围。云雾缭绕的松厅中,书卷翻动,仿佛是友人知识与智慧的象征;而香醇的枣酿,让琼舟(豪华的船只)充满了温馨与欢愉的气息,虽是离别,却也带着一丝慰藉与祝福。颈联“上新桥外沧波暮,大着坟前绿树秋”,转而描写送别地点的景象。新桥之上,夕阳映照下的水面泛起苍茫的波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哀愁;大着坟前,绿树环绕,秋色正浓,既是对逝去时光的缅怀,也是对未来相聚的期盼。尾联“归语同宗贤弟侄,青灯还忆夜窗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期待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在未来的某日,当友人回到故乡,与同宗的弟弟侄子们相聚,青灯之下,回忆起这次离别时的夜晚,那份幽静与深情将再次被唤醒。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情绪,既有对友人旅途的担忧,也有对相聚时刻的向往,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齐天乐·树园、橘公乘月来过,东坡泛舟赤壁之夕也。客去为词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盟鸥不管今何夜,鹤声露华偏警。去烛听秋,钩帘坠叶,清绝吾庐人境。孤光照岭。看如此江山,也堪乘兴。柳下扁舟,故开图画放吟咏。迎风一笑动竹,素心晨夕数,凉味同永。镜底无尘,尊.....
送僧之庐山
元末明初·梵琦
简寂观中甜苦笋,归宗寺里淡咸齑。庐山面目分明露,衲子身心特地迷。秋到树头黄叶落,夜深峰顶白猿啼。参禅若也求玄妙,十万流沙更在西。
题赵魏公幼舆丘壑图二首(其二)
元·宇文公谅
小斋松雪对青山,波上閒鸥自往还。文采风流今不见,空馀粉墨落人间。
送邢先生代作
明·王越
野岸平芜接暮烟,离人初上卫河船。沽来酒薄难成醉,钓得鱼多不用钱。云破月移沙际树,萍开风动水中天。吟馀斜日孤帆外,閒听渔歌自在眠。
游郎官峰
元·吴海
连山如波涛,高峰荡云日。萃然孤杓耸,其势孰可匹。危攀将欲飞,俯瞰觉自失。罗田几聚落,端坐见纤悉。南延川源深,北望海水出。处高视益远,缩地岂有术。天寒霜露交,收穫事已毕。仍.....
珠江送卢都谏还省
明·张乔
花掖彤云闪画旗,兰舟送酒怨将离。河桥别后青青柳,肯为他人轻折枝。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