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锁
山
十
咏
(
其
二
)
栖
真
洞
殊
庭
天
柱
西
,
微
径
罗
荆
榛
。
驱
车
谷
口
亭
,
清
气
已
迫
人
。
元
锁
为
我
开
,
灵
关
岂
无
津
。
棋
枰
俨
遗
局
,
乳
盖
垂
空
轮
。
侧
闻
千
载
前
,
住
此
多
隐
沦
。
冥
翳
不
可
识
,
抱
朴
终
成
真
。
仙
凡
自
有
分
,
喧
寂
难
并
陈
。
叹
息
取
归
路
,
吾
犹
湿
嚣
尘
。
山水
怀古
写景
哲理
赞美
九华山名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仙境,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古迹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的山水、道路、亭台、锁钥等元素,都构成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殊庭天柱西,微径罗荆榛"开篇即设定了一种高远而又曲折的空间意境,似乎只有通过这条不为人知的小路,才能到达那神秘的栖真洞。"驱车谷口亭,清气已迫人"则描绘了诗人到达山谷中一处亭子的情景,那里充满了清新的空气。"元锁为我开,灵关岂无津"表明这是一次特别的探访,而那神秘的灵关似乎只有在特定的时刻才会为诗人打开。"棋枰俨遗局,乳盖垂空轮"则是对栖真洞内部景象的描写,宛如仙境中的棋局和悬挂着的乳白色布幔,都增添了一份超自然的氛围。"侧闻千载前,住此多隐沦"诗人通过听闻古代高僧在此栖息的故事,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自己所处环境的神秘。"冥翳不可识,抱朴终成真"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本真的渴望。最后,"仙凡自有分,喧寂难并陈"和"叹息取归路,吾犹湿嚣尘"两句,既是对诗人自身境遇的感慨,也是对那份无可奈何的世俗与超脱之间矛盾的体现。诗人在赞美栖真洞的同时,也不忘提醒自己,虽然这仙境令人向往,但终究要回到尘世之中。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神秘古迹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传说和个人情感的融合,展现了一个既美丽又充满哲理思考的空间。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