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
东
桑
东
篱
桑
树
五
丈
馀
,
童
童
结
成
羽
葆
车
。
下
有
大
耳
奇
男
儿
,
耳
大
志
亦
大
,
击
剑
走
马
聊
读
书
。
左
龙
右
凤
西
南
飞
,
来
衔
桑
土
补
旧
居
。
采
桑
桑
有
叶
,
钻
桑
桑
有
火
。
桑
叶
成
文
章
,
桑
火
不
照
中
原
土
。
田园
咏物
读书
赞美
写景
赞美大雁
场景
立志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舍东桑》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画面。首句“东篱桑树五丈馀”展现了桑树的高大,犹如一顶华盖,象征着生机与丰饶。接下来的“童童结成羽葆车”以形象的比喻,将桑叶比作装饰华丽的车盖,暗示了劳动者的巧手和对生活的热爱。“下有大耳奇男儿”引入了主人公,他的大耳朵象征着智慧和远大的志向,“耳大志亦大”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非凡气概。他不仅习武骑马,还“击剑走马聊读书”,显示出他的多才多艺和追求知识的精神。“左龙右凤西南飞,来衔桑土补旧居”运用神话意象,龙凤飞舞,象征吉祥,它们帮助修补旧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家园的眷恋。最后两句“采桑桑有叶,钻桑桑有火”描绘了采桑的场景,桑叶繁茂,桑火微照,寓意着生活的富饶与温暖。然而,“桑火不照中原土”则透露出一丝忧虑或遗憾,暗示着尽管眼前景象美好,但未能照亮更广阔的土地,可能暗指国事或民生的某些不如意。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同时也寓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猜您喜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得闲亭
宋·许棐
柳风虽小丝丝袅,花雨无多点点香。惟有吟毫闲未得,染红濡绿一春忙。
又赠上人(其三)
宋·周南
橙橘青时最有香,包山架后两番霜。上人梦里营诗思,比似看经僧更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