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范
八
西
上
江
头
枫
树
秋
,
东
吴
王
孙
愁
。
谁
复
怜
北
客
,
梦
不
到
中
州
。
子
能
中
州
去
,
独
我
不
自
聊
。
心
事
岂
如
期
,
来
岁
同
归
舟
。
子
今
未
二
十
,
志
气
长
者
流
。
勤
读
未
勤
问
,
有
待
再
见
不
。
送别
情感
思乡
秋节
励志
写景
秋日物候
少年志气
写友情
叙述
写事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送范八西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范八的离别之情以及对他的期许。首句“江头枫树秋”以秋日江边的枫树为背景,渲染出一种离别的凄凉氛围。"东吴王孙愁"暗指范八此行可能面临的离乡之苦,如同古代吴地贵族子弟的离别之愁。接下来的两句“谁复怜北客,梦不到中州”,诗人感慨自己作为北方来的客人,即使在梦境中也无法回到故乡中州,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友人的同情。诗人对范八说:“子能中州去”,表达了对朋友能够实现愿望的欣慰,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无奈。“独我不自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聊,因为朋友离去,自己无法一同前往。诗人期待着“来岁同归舟”,希望来年能与范八一起归乡,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期盼。最后四句,诗人称赞范八年纪轻轻却已有长者的志气,“志气长者流”是对他的赞赏。同时提醒他要勤奋读书但也要勤于提问,暗示了对学问的严谨态度。结尾“有待再见不”则表达了对再次相聚的期待。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对友人的鼓励和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内涵和对友情的珍视。
晁说之
920首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猜您喜欢
题赵魏公幼舆丘壑图二首(其二)
元·宇文公谅
小斋松雪对青山,波上閒鸥自往还。文采风流今不见,空馀粉墨落人间。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宋·严羽
日近觚棱,秋渐满、蓬莱双阙。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把酒送君天上去,琼琚玉佩鹓鸿列。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不洒世.....
再会用宋人韵一首
明·陈达
四十辞荣誇若水,百年高致又逢君。旗亭此日攀新柳,尊酒他时忆暮云。眼底风波应自笑,胸中丘壑许谁分。陶然和就归来赋,赢得清名到处闻。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亦蒙见赠凡二十韵走笔依韵
唐·杜牧
玉塞功犹阻,金门事已陈。世途皆扰扰,乡党尽循循。客道难投足,家声易发身。松篁标节晚,兰蕙吐词春。处困羞摇尾,怀忠壮犯鳞。宅临三楚水,衣带二京尘。敛迹愁山鬼,遗形慕谷神。采.....
如梦令(其二)
宋·赵长卿
别恨眉尖无数。后夜王孙何处。歌馆与妆楼,目断行云凝伫。凝伫。凝伫。忆泪千行红雨。
家琼楼、晴溪过访,兼赠阳明碑刻寒支文集,即送归上杭(其二)
清·丘逢甲
好语吾宗彦,流移羡乐郊。族从元宋聚,地扼粤闽交。丁令成归鹤,周侯悔斩蛟。琴岗最佳处,为我卜衡茅。
送程翰林松溪谪居朝阳四首(其二)
明·唐顺之
天连穷发国,地近卜鸡乡。禁阙心偏绕,关河望转长。翻飞看凤隐,消歇怨兰芳。此路饶荆棘,思君欲断肠。
达磨赞
宋·释绍昙
远泛鲸波入大唐,廓然无圣触梁王。九年冷坐精灵窟,怕见嵩山下雪霜。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