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日
晴
元
日
至
人
日
,
今
年
却
喜
晴
。
四
方
民
乐
业
,
千
里
卒
休
兵
。
春
丽
山
河
壮
,
风
清
草
木
荣
。
老
天
赐
强
健
,
拭
目
看
升
平
。
节日
人日
写景
春天
抒情
写风
写草木
赞美
写山河
写民众乐业
战争
春景
祝愿
盼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日至人日间,天气放晴的美好景象,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和谐与自然生机的复苏。诗人舒頔以“人日晴”为题,巧妙地将节日的喜悦与自然界的变迁相融合,展现出一幅和平繁荣、万物生长的画面。首句“元日至人日,今年却喜晴”,开篇即点明时间背景,元日至人日是古代重要的节日,而今年的晴朗天气让诗人感到格外欣喜。这一句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现象的关注,也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待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接着,“四方民乐业,千里卒休兵”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晴天带来的社会效应。在晴朗的天气下,各地人民安居乐业,战争得以暂时停息,展现了和平时期的社会风貌。这两句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乱,强调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民众幸福生活的祝愿。“春丽山河壮,风清草木荣”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写,春天的到来使得山河更加美丽,清风拂过,草木欣欣向荣。这两句运用了典型的春天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象征着社会的繁荣昌盛和生命的活力。最后,“老天赐强健,拭目看升平”表达了诗人对上天恩赐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国家未来和平盛世的期待。这两句既是对当前局面的赞美,也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展望,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国家发展的美好愿景。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元日至人日间晴朗天气带来的社会和谐与自然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繁荣和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期待,是一首富有深意和感染力的作品。
舒頔
116首
(dí)(一三○四~一三七七),绩溪。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猜您喜欢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人日嵩明道中二首(其二)
清·郑珍
茜红袖衩雪白巾,拜年女儿娇上春。杨林海边满花树,土主山头皆醉人。
人日瀛台即目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安长乐哕鸾声,佳祉欣占人日晴。祇以对时怀位育,因之取便到蓬瀛。岁华见说登台赏,国典惟遵彻乐韺。宝月楼头春色好,为田一揽万民情。
题郑节之丹崖卷
明·顾清
谷口清风不可攀,丹崖千仞白云间。人来欲问长生诀,瑶草春风尽日閒。
开元间零陵史育请五步成诗唐主试以除夜题育应口奏诗有今岁今宵尽之句漫于五步口占一首不知古今人可相及否
明·何吾驺
腊除宁有尽,即夕早春回。寒付残宵炬,晴催报晓梅。铜龙还奏夜,画省已传杯。辇下环欢侍,君王万岁开。
上巳日登城用杭大宗先生世骏诗韵
清·龚禔身
登高豁尘烦,睇眄江山美。况当上除辰,曲水盛罗绮。清风度女姮,禊事掌春史。迢迢上重闉,趿我蹋青履。参天峙林峦,扑地错闾里。顾此濠堑壑,遂事崇墉倚。荒堞望纡回,襟带互百雉。云.....
曾懒翁复寄俞进可(其二)
宋·吴惟信
望望春来一解颜,春多风雨怯衣单。柳烟漠漠山堂晓,梅雪纷纷水国寒。贫里诗囊当自佩,醉中匣剑共君看。交游肯作云翻覆,凿齿东来喜道安。
甲寅闽变,永嘉令马公琾与温处道陈公丹赤同时殉难,今春马公子观察君陈情行在,特锡恩谥忠勤,敬赋一章以纪其盛
清·沈元沧
一官迢递到岩疆,闽海烽烟正扰攘。此日陈豨终负汉,同时南八自忠唐。三年乱定闻家祭,两字名尊慰国殇。庙社灵旗应俨在,清魂千古恋桐乡。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