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扇
寄
端
溪
彭
太
守
兼
呈
王
端
溪
宗
伯
一
握
清
风
弥
六
合
,
此
风
传
播
到
端
溪
。
无
中
生
有
如
神
速
,
勿
以
炎
凉
间
弃
携
。
写风
抒情
赞美
地点
端溪
友情
赏析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湛若水所作,名为《题扇寄端溪彭太守兼呈王端溪宗伯》。诗中描绘了清风弥漫天地的景象,寓意深远。首句“一握清风弥六合”以“一握”形容清风之轻盈,却能充盈整个天地,展现出清风的无边无际与力量。接着,“此风传播到端溪”,将清风的意象与地名“端溪”相连,赋予了地域特色,同时也暗示了诗中的情感交流与传递。“无中生有如神速,勿以炎凉间弃携。”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无中生有如神速”运用了道家哲学思想,强调事物在虚无中孕育生机,如同神速一般迅速而神奇。后一句“勿以炎凉间弃携”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或某种精神联系的珍视,提醒人们不应因外界环境的变化(炎凉,比喻冷暖、好坏)而放弃真挚的情感交流和联系。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清风的意象,寓言了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传递与珍视,以及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心灵纯净与和谐的重要性。湛若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的哲学智慧和人文关怀。
湛若水
1594首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袁守范君擢宪副九江赠以是诗
明·严嵩
歌襦棠郡留遗爱,建节霜台拜宠荣。此去威名庐岳重,向来风节秀江清。春城祖席维征骑,晓驿楼船动水程。别后相思何处所,烟消湓浦暮潮平。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