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
小
泉
游
玉
泉
龙
泉
看
花
台
望
湖
亭
诸
胜
再
次
前
韵
寺
下
珊
珊
双
窦
鸣
,
石
间
汨
汨
万
泉
生
。
看
云
尽
日
忘
言
坐
,
得
我
平
生
遗
世
情
。
雨
过
芳
林
他
自
得
,
月
来
空
阁
为
谁
明
。
天
公
似
解
游
人
意
,
更
与
新
诗
一
趱
成
。
写景
抒情
哲理
名胜
月亮
平生之愿
赏景感怀
秋日景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湛若水在寺下的玉泉和龙泉游玩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寺下珊珊双窦鸣”以拟声词“珊珊”形容泉水潺潺,形象生动;“石间汨汨万泉生”则写出山石间泉水涌动的壮观景象。接下来,“看云尽日忘言坐”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自然美景中,心灵得到宁静,甚至忘了言语表达的意境。“得我平生遗世情”流露出诗人超脱尘世的情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后两句“雨过芳林他自得,月来空阁为谁明”进一步深化这种情感,暗示即使没有人为欣赏,雨后的森林和月光下的空阁依然自有其美。最后,诗人以“天公似解游人意,更与新诗一趱成”收尾,将自然景色与个人心境巧妙融合,仿佛上天也理解他的心情,为他的游历增添了诗意。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闲适与淡泊。
湛若水
1594首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您喜欢
送僧之庐山
元末明初·梵琦
简寂观中甜苦笋,归宗寺里淡咸齑。庐山面目分明露,衲子身心特地迷。秋到树头黄叶落,夜深峰顶白猿啼。参禅若也求玄妙,十万流沙更在西。
和邵二泉先生待麻姑泉一首
明·夏良胜
为取深青洗却迂,石梁趺坐正刚予。匣中宝剑腾还否,天上银河落未如。饮雪香分归洞侣,佩环声碎宴池馀。沧桑果是无根说,会见何人去恶书。
游天竺寺
唐·崔颢
晨登天竺山,山殿朝阳晓。厓泉争喷薄,江岫相萦绕。直上孤顶高,平看众峰小。南州十二月,地暖冰雪少。青翠满寒山,藤萝覆冬沼。花龛瀑布侧,青壁石林杪。鸣钟集人天,施饭聚猿鸟。洗.....
季春圆明园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载止行时跸,言旋上林苑。上林春正佳,芳菲接近远。我志不在兹,切切有所思。临御十七载,惕励无已时。未能免水旱,遑云致皞熙。边境幸敉宁,虑文恬武嬉。户口幸日增,虑艰食无衣。俗.....
和夏桂溪祈雪之作二首(其一)
明·孙承恩
祷雪宵辞禁苑西,贞符亲睹御标题。古祠深院留明月,宝炬银灯拂绛霓。北角芒垂寒斗近,中庭乌噪朔风凄。仰瞻一德孚颙若,欲和阳春意独迷。
次韵寄洪山海禅师二首(其一)
明·管讷
杖锡西来住此山,道场新构未曾閒。宝钟鲸吼神功在,金刹翚飞佛运还。大法固应超物外,胜缘初不离人间。千年香火今重见,只在圆机一转关。
镇海寺即目(其一)
清·爱新觉罗·弘历
前朝冒雪未登临,今日春和试重寻。不必升堂还入室,钟声早觉空尘心。
北游诗二十一首(其十九)江上逢客遂为金焦之游
明·张元凯
旅泊因成汗漫游,淮南芳草遍汀洲。穷途不向青山泣,窜迹言寻白社投。一棹木兰江似带,半瓢竹叶月如钩。卜居未得从詹尹,避世真堪遇许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