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界
茅
岭
答
人
言
舆
卒
俄
而
向
我
言
,
广
东
湖
广
界
茅
分
。
而
今
已
自
通
疆
界
,
东
洞
云
同
西
洞
云
。
地理
边境
赞美广东
赏析
此诗《过界茅岭答人言》是明代学者湛若水所作。湛若水以理学思想闻名,其诗文往往蕴含哲理与道德观念。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述地理界的变迁,表达了对时局变化的感慨以及对和平共处的向往。首句“舆卒俄而向我言”,描绘了诗人行进途中,随从或路人向他提及广东与湖广之间边界的变化。接着,“广东湖广界茅分”一句,点明了地理界限的划分,这里的“茅”可能是指边界线或象征性的标记,形象地展示了地域的划分。“而今已自通疆界”一句,转折笔锋,强调了现今边界已经自然融合,不再像过去那样僵硬对立。这不仅是地理上的变化,也暗含着人际交往、文化交融的深化,体现了时代进步带来的和谐与包容。最后一句“东洞云同西洞云”,以云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东西两方如同云一般,虽然看似不同,但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是相通的。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更寄寓了诗人对人类社会能够超越地域、文化差异,实现心灵相通的美好愿景。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湛若水对于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以及对和谐共处、心灵相通的深刻思考。
湛若水
1594首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